

姜堰“最强亲友团”返乡,为家乡发展集智聚力
同饮故乡水
共叙桑梓情
8月30—31日
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德仁
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德群回乡省亲
▼▼▼

30日下午,我区举行院士回乡科技合作交流会,邀请李德仁、李德群两位院士共谋发展、畅叙乡情,进一步推动全区科技合作交流工作迈上新台阶、开启新征程。区领导方针、孙靓靓、薛金林、王荣明、毛戴军、孙宏翠参加交流会。
区委书记方针首先在活动中致辞。他说——

>>>一位院士就是一颗星辰,两位院士凭借非凡的科研成就,成为了各自科研领域最熠熠生辉的明星。作为姜堰的“最强亲友团”,两位院士功成不忘故土,时刻情系故乡,积极推动科技成果在姜堰的转化应用。
>>>两位院士勇攀科学高峰、真情反哺家乡,为姜堰的科技发展注入了源源不断的动力。近来年,在院士的关心和指引下,姜堰发展质量变高了、发展环境变美了、人民生活变好了、溱潼小城镇变靓了,经济社会发展越来越好、变化也越来越大。
>>>科技兴则民族兴,科技强则国家强。当前,我区正处在转型升级、创新发展的关键时期,产品的高端化、智能化、数字化、绿色化是事关姜堰未来竞争力的“硬科技”,也是姜堰产业发展的主攻方向。姜堰比任何时候都迫切渴求更多的科技支撑和人才保障,突破关键核心技术,提供高水平科技供给。

>>>希望两位院士继续关心姜堰建设、指引家乡发展,推动更多科研成果在姜堰转化,更多产业项目在姜堰落户,更多创新人才在姜堰集聚。
>>>我区将着力提供更加完善的人才政策、更加宽松的创业环境、更加优质的生活服务,努力把院士科技成果,转变成姜堰的发展成果;把院士“才”富,转变成姜堰财富,推动姜堰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再上新台阶、再创新佳绩。
李德仁院士在讲话中回忆了从求学到工作再到开展科研工作的经历。他说——

近年来,与家乡的联系愈加密切,也经常回来看看家乡的变化。武汉大学校内有着非常好看的樱花,承载了武大的历史底蕴,欢迎家乡父老在樱花盛开之时前往赏花。当前,家乡正大力推进科技创新、人才招引等工作,我们一班人内心十分欣慰。姜堰有7位院士,此次我向家乡赠书和卫星模型,就是想让家乡父老知晓我们在外所从事的行业、所做的工作。经过此次疫情,我们将武汉划分为一个个网格,用网络空间精准管理城市活动,发展大健康产业,希望能够与家乡进一步密切联系,将好的经验做法交流对接,为家乡产业发展提供帮助,助推家乡一年更比一年好。

区委副书记孙靓靓主持合作交流会,并以产业篇、载体篇、金融篇、人才篇4个篇章介绍了姜堰的科技人才工作情况。近年来,我区深入实施“科技兴区”发展战略,坚持把科技创新作为区域发展的核心动力,把引才用才作为事关全局的工作重点,努力营造“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创新创业生态,为推动区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强劲的智力支撑。


活动中,李德仁院士向家乡赠送了书籍和卫星模型;太平洋精锻董事长夏汉关向李德群院士颁发首席专家聘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