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奋力打造“崛起区、先行区、提升区”!方针为通南经济发展区发展指明方向……
回顾总结去年工作
部署谋划今年任务
在2月2日召开的
通南经济发展区2020年度工作总结会上
区委书记方针
为通南经济发展区发展指明方向
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高质量发展为追求,围绕“发展经济”“造福百姓”两大主题,奋力打造跨越赶超的崛起区、改革创新的先行区、民生幸福的提升区,全面建设“兴业通南、富裕通南、美丽通南、奋进通南”,努力在主要经济指标增幅上、农民富裕富足上、乡村宜居宜业上走在前列。

区领导戴兆平、周谅、王萍、陈中华参加活动。
方针充分肯定了通南经济发展区取得的成绩。他说,过去的一年,通南经济发展区的工作有声有色、可圈可点、稳中有进、务实创新,最大的转变是思想观念的转变,最大的成效是项目建设的成效,最大的投入是民生的投入。

方针强调——
立足于精神状态奋起,奋力打造跨越赶超的崛起区。
要全面提升精神状态,乘势而上,把志气体现在拔穷根上,把勇气体现在赶超上,在争先进位中展示跨越发展的锐气。
要全面提升素养能力,结合领导干部素养与能力“双提升”工作讲坛,缺什么补什么强什么,着重解决能力素养的问题。
要全面提升工作成效,把成效体现到项目主战场、企业培大育强、亩均论英雄改革上。
立足于思想破冰先行,奋力打造改革创新的先行区。
要在促进农民创收就业方面改革创新,按照“一镇一业”“一村一品”的发展方向,推动农村电商发展,探索政府引导、市场主导、社会参与的新型农民创收服务模式。
要在培育合作组织方面改革创新,发挥好农民专业合作社在组织生产、产销对接等方面的作用,更好地带动群众抱团发展产业,提高产业发展组织化水平,在品位再升级、品质再提档、品牌再打造“三个品”上下功夫。
要在推进土地改革方面改革创新,围绕“权属清晰、发展搞活”的改革方向,进一步规范土地流转,深化土地收储工作,积极稳妥推进。
要在推进镇街治理现代化方面改革创新,围绕镇街社会治理现代化指挥中心、矛盾调处中心建设,深入推进“大数据+网格化+铁脚板”治理机制,及时解民忧、纾民困、暖民心。
立足于使命担当提升,奋力打造民生幸福的提升区。
巩固一个成果,就是脱贫攻坚的成果。加强对面上情况的动态掌握,特别是对易致贫、易返贫“两易户”,要及时掌握,确保任何时候都底数清、情况明。进一步探索产业扶贫的有效路径,坚持以市场为导向,推动产业扶贫工作往实里做、往深处走。
抓牢一个重点,就是乡村建设这个重点。加大对路桥建设、河道整治、污水处理等农村设施的投入,持续加强镇村环境整治,全面推进道路优化、厕所洁化、路灯亮化、村庄绿化、污水净化。
完善一套机制,就是主动发现和解决民生问题这个机制。变“政策等人”为“政策找人”,主动送政策、主动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问题,真正让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成为省心事、放心事、舒心事。
强化一个保障,就是干部队伍这个保障。加强党建引领,放大换届效应,加强对干部的管理提升,着力提升带领致富能力、服务群众能力,在乡村振兴的广阔舞台中锤炼政治过硬、本领过硬、作风过硬的基层干部队伍。

区政协主席戴兆平代表通南经济发展区工作领导小组对通南经济发展区过去一年来的工作进行了回顾总结,并就做好今年工作提出要求。他说,
聚力同奋斗,成绩可圈可点,我们要坚定接续奋斗的信心和决心,具体体现为工作统筹推进齐心协力、项目招引建设用心用力、乡村振兴战略群策群力、脱贫攻坚工作有效有力。
整装再出发,问题不容忽视,我们要激扬接续奋斗的底气和锐气,以工业经济工作为主抓手,弘扬“知耻后勇的志气、永不服输的勇气、争先进位的锐气”新时代姜堰精神,通过实施招商引资、培大育强和乡村振兴战略,努力建设“兴业通南、富裕通南、美丽通南、奋进通南”。
奋进新征程,蓝图更加美好,我们要永葆接续奋斗的拼劲和韧劲,聚焦项目建设,提升产业层次,在产业链项目招引、企业培大育强上下功夫;聚焦基础优势,推动特色发展,在乡村振兴战略、片区一体化发展上下功夫;聚焦要素保障,加快发展步伐,在作风建设、效能建设上下功夫,为姜堰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实现“十四五”发展良好开局作出积极贡献。
会上,通南经济发展区五个镇街作工作情况汇报。会前,与会人员观摩了通南5个镇街的6个现场,直观了解去年通南经济发展区的工作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