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阅读中体验社会
在阅读中体验社会
——记区实验初中学生魏辰阳

本报记者 顾冬梅
顾冬梅 摄
日前,在第十七届江苏省“七彩语文杯”中学生与社会作文大赛上,实验初中九年级学生魏辰阳从全省一千多名选手中脱颖而出,获得现场作文一等奖。
本次作文大赛共设4个选题:刷刷刷、绕行、快递小哥,或以“月亮升起,我在树下”为开头写一篇想象作文。魏辰阳选择了“绕行”。如何让文章出彩?她从为何要绕行、绕行的对象、绕行的意义等方面思考,娓娓地叙说遇到峨眉山上的背山工时,大家选择绕行,体现出社会的人文关怀。“绕行不仅是对人的品德的考验,更是心灵的净化。”魏辰阳这个腼腆的16岁女孩,谈起写作一下子洒脱自如起来。
“我先打了草稿,感觉比较流畅,很有信心能获奖。”魏辰阳说,让她惊喜的是专家现场点评了她的作文。专家认为她的作文关注社会、视角独特、构思精巧、文笔优美,既有眼界的高度,又有思想的深度,更有情怀的温度,是一篇难得的佳作,能从一千多名参赛作品中脱颖而出,获得一等奖,既是可喜可贺,更是实至名归。
宋仁才是魏辰阳的语文老师,在他眼里,魏辰阳善于观察思考、爱好阅读,作文语言灵动、有故事性、有可读性。
对于这次作文大赛的优异表现,魏辰阳认为主要归功于平时的阅读和积累。她每天晚上都会花上几十分钟读散文或诗歌;在周末看一些小说。“我没特意关注阅读量,我只关注是哪个作家写的,家里有散文、诗歌类的300多位作家的书。阅读就是我学习之余的一种放松方式。”魏辰阳告诉记者,遇到喜欢的书时,整个人会很亢奋,情绪也会或欢喜或失落;也会模仿练练笔,希望写作更加多元化。
同时魏辰阳建议说,读书一定要跟随内心,不要盲从,读自己不喜欢的书籍是在浪费时间,同时也不会有太大收获。她最喜欢余秋雨的文章。在她看来,余秋雨是个风格“完全”的人,他的文章时而清新柔美,时而带有阳刚之气。
“山外有山,人外有人。”面对此次获奖,魏辰阳谦虚地说:“这次比赛使我见识到了各地学子独特的风采。我的现场作文还有改进的地方,或许我把人称换一种方式,更能体现出人文关怀。学无止境,唯有更上一层楼,方能穷尽千里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