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堰新闻
2025年04月28日
新闻详情-首页

让文明滋养校园

2018-12-19 14:41:47

让文明滋养校园

——白米中心小学深化文明校园创建纪实

本报记者 顾冬梅

 

近日,白米中心小学被授予“泰州市文明校园”称号。白米小学取得如此优异成绩,是学校扎实创建省级文明校园的结果。

近年来,白米小学大力培植“向美而生,尚义而行”的校园精神,通过健全工作机制,创新活动载体,改善办学条件,提高办学质量等举措,进一步加快文明校园的创建步伐,校风学风明显改善,校容校貌日新月异,文明和谐的学育风尚已蔚然成风。

 

墙壁说话,让环境育人

漫步校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八礼四仪"“中小学生守则”的展板随处可见,名人头像、名言警语抬头可观,每一面墙壁都会“说话”,营造出“润物无声胜有声”的文化育人环境。

白米小学积极构建校园“和雅”文化,充分发挥环境育人的功能。每个班级用心打造班级文化,突出生动活泼、风格不同的班级特色,走进教室可见励志语录、师生同读随笔、好书推荐等。良好的班级文化,培养了师生的集体意识和团结精神,推动了优良校风、学风与和谐校园建设。该校以“节日课程”“生日课程”作为文明教育的两条主线,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公民意识、传统美德和集体主义教育,促进学生思想品德的进步和完善人格的形成,培养学生孝行天下、报国爱家、珍爱生命、积极进取的健康心理和良好品质。此外,学校还开辟了小蜂场、少年商学院、白米养老院等校内外教育基地,为学生提供德育实践的平台。

 

童画德育,尽显文明素养

“勤俭节约、遵守规则、热心环保……”在“兆良童画工作室”的一角,记者看见,学生们把文明礼仪用漫画的形式描绘出来。

“我校将儿童画与德育活动有机融合,童话不仅是艺术形式,也是孩子们进行自我教育的手段。”校长张国勤说,白米小学十多年来一直坚持童画教育实验,并不断创新教育的内容与形式,从而形成如今独具特色的童画德育。童画德育就是以童画为有效载体,挖掘德育主题,引导学生在观察生活的基础上,描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美好姜堰、千善图等,在学生的心田播下美好的德行,有效促进学生的道德提升,从而助推学生生命成长。

 

激励机制,引领师生成长

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白米小学通过激励机制,推动师生整体文明素养与时俱进,实现了内涵发展、品质发展。在教师层面,该校实施了教师“公益菜单”制度,“公益菜单”将公益行动分为必选与自选两类。为了促进教师投身公益,该校结合“公益菜单”实施,将公益行动与绩效考核、评优晋级挂钩,努力使教师形成“公益就是义务”的共识。

“可爱而不多言语的你,平时做事积极,乐于为集体服务。大家一致认为你是勤劳肯干的学生……”五年级学生李文慧近日被评为班级“自理星”。在学生层面,该校则建立并完善了“星光灿烂好少年”“校园金星吉尼斯”多元评价机制,一周评选一次班级之星,一月评选一次校级之星,一学期评选一次金星少年,进一步强化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

168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