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堰新闻
2025年04月28日
新闻详情-首页

8年,他坚持不做走读校长

2018-12-19 14:42:37

8年,他坚持不做走读校长

——记港口学校校长王冲

本报记者 沈璐璐

 

沈璐璐 摄

 

8年前,连续10年素质教育综合考核全区倒数第一,全区唯一没有课题研究的学校,破、旧、危校舍总面积全区第一,负债一百多万;8年间,素质教育综合考核从进步奖到优良奖再到优秀奖,2014年创成泰州市现代化学校,2015年创成泰州市义务教育学校管理标准示范校,2015年成为姜堰区首批文化特色优秀学校,2016年创成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2013年、2017年两次被区政府综合督导评估为优秀学校……这就是校长王冲带领下的港口初级中学(今年港口初中与港口小学合并为港口学校)。

 

从不做走读校长开始,稳定师生心

8年前,王冲踏入港口初中第一天起,他就坚持不做走读校长,每周只回一趟家。

校长是一校之魂,魂要在校内。“我住城区,如果每天跑来跑去的会把教师的心跑散了,把教师的精气神跑没了。”8年中,王冲与师生同吃同住。每天早读课,他会走遍校园和每个班级。教师读什么?学生读什么?教师检查什么?这些都是他督查的范畴;每天晚上,他查看晚自习,然后坐在办公室构思学校下一步发展。王冲从当地文化特色画家诗人陈柄昌先生的《港口竹枝词辑注》入手,开始了“在寻根立魂中建设学校竹韵文化”的实践探索,从竹韵文化中提炼出校训、校风、教风、学风,将综合楼命名为“二指楼”。

校园的每一面墙的布置,每一处环境的设计,都凝聚王冲的心血。由于始终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一切按制度办事,王冲做校长8年,该校零举报、零投诉。如今校园里放眼望去,无论是塑胶化操场、综合楼、教学楼的建设,还是报告厅、开放式图书馆、各功能室的装修布置,都有质量、有品位、有时代气息。

 

从推门听课开始,提升教学质量

“11月21日,星期三,阴。早餐前后花40分钟时间翻阅了昨天3位新教师送来的教学手头资料,联系前期听课及与他们各自的学生、各自的师傅私聊情况,颇有感慨……”这是从王冲日记中摘录的一段话。正如日记所记录,听课、评课等已经成为该校提升教学质量的有力抓手。

王冲刚到港口初中时,教师教风涣散、学生学风不正。王冲推行听课、评课制度,推门听课不打招呼,集体评课不留情面。检查教师手头工作不搞花架子,不自欺欺人,不按常规出牌,如学生上室外体育课,王冲则走进教室,查看课桌上学生的作业量、教师的批改等教情学情。每周五上午,校长室对每个年级的一门学科进行周教学质量反馈。8年来,这些已经成了雷打不动的制度。

 

从设立“青工委”开始,助力教师成长

王冲刚到港口时,该校任课教师平均年龄32周岁。为了紧紧团结年轻教师,王冲提出“功成不必在我”的理念大力培养年轻教师。

基于这样的理念,2012年,港口初中成立青年工作委员会,以党建带动青年教师和学校的发展,“青工委”创成党建工作特色品牌。8年来,以“青工委”为平台,通过一轮又一轮的“业务成长”“思想进步”“服务学校”“关心学生”等活动的开展,一批青年教师脱颖而出,拥有市区三级骨干教师荣誉称号的教师占全校专任教师的三分之一,党员人数过半。

从45岁的青壮年校长到53岁头发谢顶,王冲以实际行动实现了当初的铮铮誓言:“一年一个样,三年大变样,五年校名扬。”

192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