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堰新闻
2025年04月28日
新闻详情-首页

聚焦新时代 奋斗致青春

2018-12-21 10:50:33

王立 1985年出生,区广电台团支部书记,电视广告文艺部记者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在单位与同事打招呼时,已经被冠以“老师”这个称谓了。蓦然回首,才感觉弹指一挥间,自己加入姜堰广电这个大家庭已10余年。

2007年,刚刚大学毕业的我,书生意气还未褪净,就有幸迈入这个角色多变、色彩丰富的职业里。当时的姜堰广电台人手紧缺,年轻人更被寄予希望。刚到台里,我便抓紧一切时间跟随电视新闻部的前辈们,一边学写稿,一边学摄像。要说写作还有点儿基础的话,那对于摄像,我完全是个门外汉。摄像是门艺术,看起来简单,其实里面大有学问,角度、光线、推拉摇移,哪一样都需要细细斟酌。那时候的新闻摄像机比不上如今这般小巧轻便,二十多斤的铁家伙,扛在肩头,份量还真是够重的,两三个小时练站姿更成了家常便饭。采访时,扛着机子,瞪着眼睛,在场地中来回游弋,镜头还要稳定清晰,这不光是考验一个人的的耐心与体力,更考验一个人责任心!

2011年,台里决定成立旅游人文频道,怀着“人生能有几回搏,年轻就要醒着拼”的想法,我和几位同龄人,一起转战到这个全新的领域。从创意到节目策划,大家总是一丝不苟,没有节假日、没有星期天,哪怕从头学起,也要尽最大努力出精品。一期期节目、一部部广告片,溶入了我们这帮年轻人点点滴滴的心血和汗水,也赢得了观众的认可。

此后几年间,根据工作需要,电视社教部、广告经营中心都留下了我的身影。无论在哪个部门,每当看着专题片在自己和同事的手里逐渐成型,看到联办单位和合作单位的交口称赞,那种喜悦和成就感是不言而喻的。

过去未去,未来已来。广电人是社会这艘巨轮的瞭望者,作为其中一分子,我出生在改革开放后,成长在中国媒体蓬勃发展的21世纪。站在这个舞台上,我参与了国家和地方的一系列重大事件报道,见证了传播介质蝶变对于整个行业的革新,也见证了姜堰广电的华丽转身。设备更新换代,效果更加高清,并且摸索出适合自身的“广电+活动”、“广电+服务”等途径,从单一广告创收向“栏目推广、线下活动、产业运营”等多元化全媒体模式转型。姜堰广电的未来之路越来越清晰,正以广角镜头的视野、无人机的高度打量着一个新的世界。

172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