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鼓庄的来历
★黄稳成
“三营五园太平庄,战鼓摆在鼓庄上”,这是流传在姜堰一带的民谣。这个民谣为什么经久不衰呢?其中有段鲜为人知的传说。
金国灭掉北宋以后,继续驱兵南下,企图一举消灭南宋政权,建立大金帝国。为了保卫南宋江山,岳飞奉命渡江北上抗金。由于朝廷配给岳飞的兵丁不多,区区数千人马要对付数以万计的虎狼之师,谈何容易!然而善于布阵用兵的岳飞往往以少胜多,出奇制胜。金兵吃了几次败仗以后就避免与岳家军正面交锋,企图利用骑兵的优势迂回偷袭,以达到重创岳家军的目的。金酋把目光转向设防相对薄弱的姜堰,以此为突破口,进而进攻泰州,并派出探马前往姜堰东板桥一带查勘。金兵的异常行为,很快被岳飞察觉,他立即推断金兵的企图,于是带领几个部下赶到姜堰进行部署。宋时,姜堰老通扬河上没有桥梁,只有东板桥现在的桥址处有一渡口。渡口南岸是荆棘丛生,古木参天的荒野。岳飞一看,这里作为战场回旋余地大,进退地域广,掩蔽条件好,是布兵设阵的绝妙之地,于是向同来的部将交代,要想挫败金兵就必须如此如此。兵贵神速,众将领随即分头落实。
果然不出岳飞所料,金兵将领挞懒带领大批人马用从民间抢来的木门板在东桥渡口搭起浮桥,准备登桥渡河占领南岸。就在金兵开始抢渡时,突然一声炮响,河南的林木深处传来震天撼地的战鼓声,惊心动魄的呐喊声,追魂索命的马嘶声,金兵如决堤的河水拼命后退。这时岳飞指挥伏兵出击,只见箭簇如雨,刀枪如林,措手不及的金兵不是刀下死就是箭下亡。水里、河里、荒野处处留下金兵的尸体。侥幸逃脱的金兵只恨少生了两条腿,拼命奔回老巢。
原来战鼓、兵马都是岳飞预先埋伏在树林里的,待金兵渡河时一齐发动,金兵果然中计溃败。为了留住这段历史,人们把东板桥向南以西的地方叫作“鼓庄”以东的地方叫作“太平庄”。尽管后来“鼓庄”演变成了“古庄”,但鼓庄击鼓退金兵的故事一直流传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