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崇实园内吐芳菲,励志大道铸新魂
张露璐 大伦初级中学
东风随春归,梧桐展新姿,崇实园内吐芳菲,励志大道铸新魂。
在革命老区、通南平原上,在农田村舍之间,有这么一所学校——大伦初中。飞机头状的苏式建筑群与现代化的教学楼排列有序,笔直的“励志大道”贯通南北,左侧“崇实园”,右侧校史馆,道路尽头中央矗立着校友——工程院院士缪昌文先生捐献的“铸新”雕塑,校园内一排排高大的梧桐树见证了学校厚重的历史变迁。
从始建于清同治年间的“启蒙嗣”,到光绪年间的“崇实公立学堂”,从运盐河南小学堂,到1956年设立的第一批完中,伦中已走过百年,一代代教育先驱前赴后继扎根于姜堰南乡这块土壤,秉持“崇实、厚学、铸新”的理念,把一批批优秀学子送向了四面八方。工程院院士缪昌文先生、享誉中外的画家曹俊、守卫祖国蓝天的29名飞行员、怀揣梦想为国建功立业的千万学子都曾从这里启航。
这里,也是我始登讲台、追求人生价值和梦想的新起点。
去年秋天,我放弃读研深造的机会,怀揣着成为优秀人民教师的理想,踏进这片校园。伦中三个年级共七个班,只有我一名音乐老师,而且两个毕业班的学生面临音乐中考。面对这份重任,我惴惴不安。当看到孩子们下课时仍不肯离座、临近午餐时还不肯走出教室,不断请求“老师,您再讲会儿”时,自豪感在我心中油然而生,也更加明确了自己肩负的责任和使命。
在我们学校,三分之一以上的学生是留守儿童或贫困生,学校每学期都组织师生间的结对帮扶,以各种形式对留守儿童、贫困学生给予学业辅导和生活上的帮助。我和我的同事都在践行着前辈先师们的理想和信念,竭力给一个个孩子插上梦想的翅膀。
参加工作的半年多时间,我了解到学校的办学历史和骄人成就,也熟悉了身边的同事,他们虽身处平凡的岗位,但一个个如空谷幽兰,不以无人而不芳。我校退休教师马如松18年义务辅导数千学子,光荣当选2018年“中国好人”。马老师身处乡村诲人不倦的情怀更是深深鼓舞了我,同时我也为自己能在“崇德厚学博爱”的这样一片土地上耕耘劳作而感到自豪。
目前,伦中综合实验楼已开建,学校操场也在进行现代化改造。未来在党和政府的大力支持和亲切关怀下,我们的校园将会建设得更加美好,对此我信心满怀。
“我们都在努力奔跑,我们都是追梦人”,这是习近平主席2019的新年贺词,在这里,我要说:“我骄傲,我是伦中人,我要为我的教育梦而奋斗终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