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褒扬诚信典型丨孙宝祥:书写诚信老农的“慷慨”与“吝啬”
孙宝祥,姜堰区罗塘街道前舍社区居民。2008年6月,父亲去世后,孙宝祥发现父亲原工作单位仍然把退休金按月打到存折里。面对这笔“意外之财”,孙宝祥毫不动心,虽然身患多种疾病,但他始终坚持“不是自己的钱一分都不要”。为退钱,孙宝祥几次专程前往外地寻求帮助,四处奔走、几经周折,终于在2022年6月如愿以偿,退还了存折上积存的15万元,成为当地群众口口相传的“诚信榜样”。

他,坚持不动亡父退休金
孙宝祥的父亲孙桂青原在外地某建桥队工作,退休后才回老家生活。单位为孙桂青办理了银行存折,定期打入退休金。2008年6月,80岁的孙桂青离世,留下了退休金存折,同年7月,孙宝祥发现单位又打了退休金,他立即联系父亲的工作单位,却始终无法联系上。接下来,存折每月都按时收到退休金,每收一笔钱,孙宝祥内心就不安一次,他始终坚持“不是自己的钱一分都不要”。
孙宝祥一直妥善保管着父亲的存折,这些年来,他和老伴住院看病急需用钱,宁可跟亲戚朋友借钱,都没有取过存折上一分钱。为此,他还专程去了几趟外地,寻找父亲工作的单位,均无功而返。后来,他又多次带着自己的身份证、户口簿、亡父的退休金存折到政府部门寻求帮助。直到2017年,他终于成功申报停发亡父的退休金。
退休金停发后,孙宝祥专程到离家较近的银行查询,发现父亲存折上积余的退休金高达15万余元,如何退回这笔钱又成了孙宝祥心中的一块大石头。
他,多年辗转圆了“退钱”梦
尽管身体每况愈下,孙宝祥从来没有停下“退钱”的脚步,多年来,他辗转多地,找寻“退钱”途径。2022年6月,长年积攒的腰疾和腿疾终于爆发了,卧床养病的孙宝祥心急如焚,万一不能走动了这存折上的15万元还没退,怎么办?他暗自发誓一定要在自己身体能动时把钱退了,了却心愿。于是,他先后多次到社区居委会,请村干部帮忙。
7月11日,社区党总支原书记郁圣金帮助孙宝祥连续拨打了其父亲当年工作城市的市长热线等多个电话,最终市长热线答复将尽快解决问题。7月12日,当地社会保险基金管理中心出具介绍信,委派工作人员来到孙宝祥家了解核实情况,并带孙宝祥分三批退回15万多元的退休金。看着空空的存折,孙宝祥脸上终于露出欣慰的笑容。
他,拖着病体坚持做公益
在前舍社区村民眼里,孙宝祥是一个既“慷慨”又“吝啬”的“两面人物”,他平时十分节俭,逢年过节总是穿洗干净的旧衣服,可接济别人却很“阔绰”,社区不管哪户人家有了困难,他都会献上一点心意。孙宝祥常说:“自己少吃点、少用点,帮助别人快乐自己!”
尽管身体抱病不便,但孙宝祥还是不肯闲下来,经常能看到他和村干部一起清扫村组道路面,或是沿河坡捡拾垃圾的身影。邻里之间有矛盾时,也习惯来找他协商调解。他不仅是群众心中的“老娘舅”,还是村民身边的“宣讲员”“服务员”,经常现身说法,鼓励村民学好人、当好人,并以身作则带领村民一起做公益,守护了代代相传的传统美德。

孙宝祥是地道的农民,尽管收入微薄,疾病缠身,却始终恪守“诚信为人”的家风家训,先后获得江苏好人、第九届“感动泰州”十大人物(泰州市道德模范)、泰州好人、姜堰好人、姜堰区第二十六届精神文明建设新人新事等荣誉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