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堰新闻
2025年04月25日
新闻详情-首页

宋圣林:“瓦匠诗人”的“烟火”与“星火”

2025-02-12 09:58:33 姜堰新闻网

​这个春节,央视春晚“外卖诗人”王计兵备受关注,而在姜堰,也有位“瓦匠诗人”,他叫宋圣林。2015年,他加入市作协,经过近10年努力,2024年底成为省作家协会会员。

花两个多月工资,赴“诗歌之约”

宋圣林是一名瓦匠,与钢筋水泥打交道大半生,同时与诗歌相守30年。他用一双充满诗意的手,筑砌着远方和梦想的心灵之屋。

1995年,28岁的宋圣林在家乡的报纸《罗塘天地》上发表了1首小诗《致春雨》,当时收到5元稿费,差不多是他干半天瓦工的工资。

还是1995年,他为了诗歌,人生中第一次远赴北京,千里走单骑。那个冬天,他正在工地上干活,突然收到一封挂号信。原来,《中国现代诗》联合《诗探索》举行名家编辑讲座和改稿会,来信邀请作者们参加。

3天活动费用,需要自行缴纳550元,且不包括来回车费。他果断决定参加,尽管这会花去他两个多月的工资。

时隔30年,当年的名家名编们,大多已离开人世,但他们的悉心指导和谦逊随和,依然深深印刻在宋圣林脑海里。

对于诗歌的痴迷和狂热,他家属表示理解并支持。因为他也在努力干活,赚钱养家,左手仍有“烟火”,右手不忘“星火”。

他的同事看待他写诗,也更多是善意,并未冷嘲热讽。他之前打工的公司负责人是一名清华高材生,知道员工写诗,每次到工地视察,总不忘和他谈诗聊词,说起清华大学诗社的故事,有时还为他写的诗点评几句。

创作灵感来自真实生活

宋圣林已经记不清写了多少诗,粗略统计已经发表300多首,包括《扬子江诗刊》《星火》《青春》等著名杂志。他的诗歌还被收入各类选本,包括《2018江苏新诗年选》《中国乡村诗选编》《2020中国微信诗歌年鉴》。

他写的都是现代诗,语言平实质朴,但感情真挚动人,读起来耐人寻味。他的灵感大多来自真实生活。

2015年,他的父亲突然离世。操办完丧事后,沉浸悲痛中的他,抬眼看到偏屋后面的那棵柿子树。往年,当柿子挂满枝头,父亲便会摘下果实,去城里卖掉补贴家用,而现在柿子仍在,父亲走了。一瞬间,他大脑火花迸发,猛地想到“那么多的柿子还在树上等着”。于是,他写下一首诗,投出去3天,便在《泰州晚报》发表,并且之后多次作为典型被点赞、鉴赏。

他说:“写诗并没有什么秘诀,唯多读多练。正如陆游所讲‘汝果欲学诗,工夫在诗外’,付出终将有回报,也许会迟到,但还是会到。”

诗歌不老,点亮平凡人生一盏灯

对于宋圣林来说,写诗不能养家糊口,也不能光宗耀祖,却为他平凡的生活点亮一盏明灯。这束光,让他在尘世中多了一个念想、一份希望、一种力量。或许,这束光不足以照耀整个人生,但不可或缺,无比值得珍惜。

如今,他依然保持创作热情,一周两三首。他的下一个目标是加入中国作协。这是他心中的珠穆朗玛峰,虽然难攀登,可他会一直向着那座山进发。

都说现在“诗歌已死”,宋圣林并不这么悲观——他已经写了30年,未来还会继续写。写诗的人还活着,诗歌又怎么会死?


5145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