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用热爱和专业讲好家乡故事 ——访泰州市劳动模范、溱湖文旅集团导游员黄素芳

从溱潼古镇的明清古韵到溱湖湿地的生态奇观,再到古罗塘街区的烟火繁华,总能看到一位手持讲解器的身影,用生动的语言向游客讲述景区的历史文化与知名景点。她就是泰州市劳动模范、溱湖文旅集团“金牌导游员”黄素芳,用17年光阴将导游职业锻造成文化传译的艺术。
记者:扎根文旅岗位多年,您是如何形成自己独特讲解风格的?
黄素芳:讲解是一门需要不断打磨的艺术。为了把溱湖的历史讲得更生动,我经常去拜访当地老人、收集民间故事,然后反复推敲讲解词。我认为好的讲解要像溱湖的水一样,既要有深度,又要有温度。在日常工作中,我根据不同游客特点调整讲解方式,对孩子们用生动有趣的故事,对文化爱好者则深入解读历史细节。比如讲到溱湖湿地生态时,我准备小道具,让孩子们通过触摸感受大自然的奇妙。
记者:听说您曾多次代表泰州到外地推介溱湖文化?
黄素芳:是的,我曾多次受市文广旅局的邀请到云南、浙江、上海等地进行推介,将泰州的人文历史、民俗风情、生态风光以及美食文化引向全国。去年在云南丽江的推介会上,我特意准备了对比讲解。我把溱湖的“水上庙会”和丽江的“三月街”作比较,让当地民众感受家乡的美丽风景和深厚文化。
记者:从导游到区人大代表,身份转换中如何坚守匠心?
黄素芳:我牵头创立了溱潼文旅驿站人大代表联系点,这也是我的“第二讲解厅”。作为区人大代表,我在这里收集了316条游客建议,推动景区完成27项适老化改造,去年提出的《关于建立里下河文化数字基因库的建议》已纳入省文旅规划。匠心在新时代应有更辽阔的维度——它不仅是雕琢解说词的专注,更是用政策杠杆撬动文明传承的系统工程。
记者:可以介绍溱潼文旅驿站人大代表联系点的工作情况吗?
黄素芳:我们工作室始终以“溱系康养名城建设,潼助姜堰旅游发展”为服务宗旨,通过讲好溱潼故事、当好形象大使、做好意见征集、问好选民心声,来提升游客体验、网络人气、旅游品质、代表形象。我们也紧跟时代潮流,组织交流活动26次,开展网络直播112场,努力在推动姜堰全域旅游高质量发展中发挥表率作用,成为示范引领者,走在行业前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