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为大学生创业开启“绿波带”
为大学生创业开启“绿波带”
——区人力资源服务中心服务大学生创业纪实
本报记者 肖亚林 通讯员 卞红根
日前,我区2018年大学生优秀创业项目遴选工作启动,遴选高校在校生或毕业5年内的毕业生在我区近2年启动实施的创业项目。
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背景下,我区大学生创业风起云涌。区人力资源服务中心通过资金扶持、培训引导、以赛代训、创客论坛为大学生创业开启“绿波带”,让他们圆梦新时代。
资金扶持 化解融资瓶颈
大学毕业的窦亮2016年创办泰州悦视眼镜有限公司,主营验光配镜服务、三级医疗器械软性角膜塑型镜以及护理液等眼镜产品。创业的道路并不一帆风顺,一方面面临的是一天300元左右的租金压力,另一方面是进货的流动资金缺乏,为此他寝食难安、举步维艰。区人力资源服务中心主动靠前服务,为他申请办理了10万元的创业免息贷款。已经正常营业近2年的悦视眼镜已开业分店。据悉,去年以来,区人力资源服务中心借推进创业富民的契机,针对大学创业资金难的问题,创新举措,将小微企业贴息贷款最高额度提高到300万元,对初始创业的劳动者给予5000元补贴,每带动一人就业最多可获奖励3000元,场地租金每年可获最高补贴2万元,帮助236名大学生实现成功创业。
培训引导 突破能力屏障
“我是2015年毕业的大学生,从事螃蟹养殖,收获季节销售螃蟹成了每年的心病,通过参加创业培训,接受创业专家一对一的指导,注册了‘爬强头’商标,在互联网销售,实现了有网的地方就有‘爬强头’。”泰州市爬强头蟹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创始人孙志翔如是说。
区人力资源服务中心全面贯彻落实泰州市《关于深入推进创业富民的意见(试行)》和《泰州市创业富民“三张券”实施办法(试行)》的文件精神,针对大学生创业缺乏创业能力的问题,积极开展SYB创业培训,不断创新培训思路、创新培训机制、创新培训内容、创新培训方式,坚持“实际、实用、实效”的原则,努力将大学生创业培训工作做出成效、做出品牌。今年以来,大学毕业生参加创业培训已达139人。
以赛代训 营造创业氛围
贾睿2012年6月毕业于南京工业大学土木工程专业,2017年投资1228万元创办江苏欣生源建设工程有限公司,2017年参加区创业创新大赛荣获“创业标兵”称号。
自2015年开始,区人力资源服务中心“创富姜堰”创业创新大赛每年举办1次。每次创业大赛都吸引不同的大学生创业者参与展示创业风采,通过三届创业大赛,涌现省级大学生优秀创业项目10个、市级以上创业标兵5名,获省级以上创业扶持引导资金万元。大学生创业者孙飞获评第十届“全国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当选为省人大代表。
创客论坛 完善孵化体系
泰州市梅兰日用品有限公司董事长宋小梅在参加“创业三水”创业沙龙时,与东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周勤教授讨论,萌生了日用品与医疗保健相结合的产品研发思路,成功进入医疗保健品领域,当年新增产值近600万元,成功实现产品更新换代。该中心举办“创业三水”“创业大讲堂”等活动,邀请创业导师团成员与大学生创业者座谈,已开展创业座谈6次,建成大学生创业园2家,新增创业孵化基地36家,其中省级2家;搭建政策咨询、综合服务、技能培训、融资服务、产品展示、企业规划六大服务平台,形成了完善的创业孵化支撑服务体系。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为我区经济发展增添了动力。怀揣梦想的大学生创业者敢为人先,为梦想成真而奋斗。区人力资源服务中心将继续为他们“弄潮创青春、圆梦新时代”开启“绿波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