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石匠和石磨的记忆
◆胡亚亭
过去,石匠是一个直接关乎民生的行当,特别是在农村,人们都要靠石磨、石舀把原粮做成成品,因为那个年代没有多少动力机械,用电更是奢望。石磨之类的石器用久了是会变钝的,这就需要请石匠师傅打理或重新雕琢。
我小时候,村上有两位石匠师傅:一位姓高,住村庄西南;一位姓顾,他的年龄更大些,住在我家附近。他们两家的孩子和我年龄相仿,我们一起嬉戏时看到了石匠师傅工作的情形,比如经常看到他们背着一只不大的工具包,包里都是大小不等的錾子和一柄四方方的小锤。他们做活儿时都会戴上眼镜、侧着身体,一锤一锤、不紧不慢地劳作,但是没有丝毫的懈怠。
农家的石磨以拉磨和手磨为主。拉磨稍大,使用时既有人推又有人拉。三年自然灾害期间,生产队常常组织妇女拉磨磨米糁儿,由于缺少粮食,我们就跟着妈妈去,偷偷用小手捧两把米糁儿舔食,以此充饥。手磨的普及率很高,几乎所有的大户人家都有。推磨、手磨跟油磨、推磨、驴拉磨大同小异,都分上下两扇,同样包括磨脐、磨塘和磨齿。磨子磨动时,上扇随着外力围绕着磨脐转动,要磨的粮食通过上扇的磨眼源源不断地淌进磨塘,再经磨齿碾压成粉末。
石匠打造新磨十分辛苦,先要选石质好的荒坯并大致打成磨子的形状,然后开塘口、分磨齿,最后才凿出大小磨眼和磨扣眼。由于石头坚硬,每一锤都会打得火星四溅。石头的粉末呛人,别说打新磨,就是修旧磨,师傅们也常常会呛得直咳嗽。石匠师傅不光会打制石磨,还会做其他的石工活儿,比如砌建块石护坡、镌制青石碌碡、加工石头雕像等。据说手工打制一副新推磨大约要五担左右的小麦。石头质量参差不齐,有一种叫金沙石,特别坚硬,打制的难度特别大,但是用它做成的石磨经久耐用。砂石类的石磨使用一年时间,齿槽就会被磨浅了,这时就要请石匠师傅上门打深齿槽。
随着时代的发展,石磨现在基本绝迹,老一辈的石匠师傅有的已经辞世,有的早就改行,留存的只有为数不多的闲置石磨和关于石磨的故事,不久的将来,恐怕连这些也会消失。
我对石磨情有独钟,至今家中还收藏着一副直径约有一米的石磨,还有木制的磨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