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堰新闻
2025年05月14日
新闻详情-首页

俄式用餐的小体验

2019-01-07 09:50:17

◆半盏

旅行社和导游用心良苦,刻意安排我们在中餐馆用膳,殊不知我是另类,早就把享用俄式餐饮列入体验清单。尽管中国人在俄罗斯烹饪的饭菜很正宗也很合口,然而我还是对俄式餐饮充满期待,甚至有些急不可耐和馋涎欲滴,好在白纸黑字的行程表上多少有点安排。

姗姗来迟的俄式餐饮终于掀起了她的盖头。

头一次是在谢尔盖耶夫小镇进食午膳。小饭馆距离谢尔盖三圣大修道院不远,坐落在一条既不宽阔也不热闹的马路边上,旁边有几班制作套娃的家庭作坊,还有一爿专卖蜜蜡饰品的商店,我们步行了大约400公尺也就抵达了。饭馆的门脸跟附近的多数店铺一样,窄小而简朴,走过狭长的通道,我们来到甚为简陋的厅堂。所谓厅堂就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广间,摆放着十多张或长或方的木板钉成的桌子,桌面罩了带有大方格图案的桌布,没有壁板和墙布,没有装饰画和摆设,没有风姿绰约的服务人员,光线暗暗的,顶上的电灯也没有打开,很像我们的人民公社大食堂。我们四到六人一桌,分餐而食,清一色的白瓷餐具,餐刀和餐叉摆在白色的餐巾纸上,还有一份装在粗矮的白瓷把杯里的红茶,一小碗土豆和胡萝卜片熬成的汤水(应该算是极简版的罗宋汤),一碟切成半圆形的并不脆嫩的黄瓜片。待我们坐定,几个肥硕而衣着普通的中年妇女就开始端主食:一只顶上烤得有些焦黑的圆形白面包,两片手掌大小的黑面包,两只蒸熟的原色鸡腿,一小纸袋食盐。这些就是我们人手一份的午餐,亦饭亦菜,也许是饥不择食的缘故,尽管未必美味,但是大家也都吃饱喝足了,不过自始至终没有听到赞美之词,也没有谁依依不舍地跟店主挥手致意,当然俄罗斯大嫂们也未曾有走到门口送别的意思。

接下来的一次是在我们入住的莫斯科近郊的宾馆里享用自助早餐,这家宾馆的规模不小,遗憾的是我们叫不上名字。虽然无从考量它的餐饮水准,但是依据餐厅的规模、提供的品种和食客的流量推测,应该算得上中高档次。饭食糕点、果脯果仁、肉蛋制品、蔬菜水果、冷热饮品陈放得满满当当,不下上百种,理所当然是按俄罗斯民族的饮食习惯准备和烹制的。好多俄罗斯人也对这里的早餐情有独钟,前来大快朵颐的男女老少一拨接着一拨,高峰时段真可谓摩肩接踵,因此始终微笑着传送食品的员工不得不紧张地来回穿梭。有个十来岁的金发男孩舀了满满一大碗膨化颗粒,兑入牛奶之后津津有味地吃着,殊不知我这个站在旁边的老外看客早就一头雾水:好吃个甚?还不就是一堆花里胡哨的零嘴儿,怎可与我泱泱中华的川菜、鲁菜、粤菜和维扬菜同日而语!你若说是林林总总的花色和品种勾人食欲,我则认为只是大相径庭的饮食文化的稀罕和新奇撩我情致而已。老实说,浅尝辄止尚可承情,倘若让我再次领教定当腹诽。有人是这样调侃东西方口味差异的:东方人前世没有吃够咸盐,西方人前世没有吃够蜜糖。此说何其精辟!华夏子民下了馆子,首当其冲的抗拒就是缺盐少咸,面对俄式餐饮一糖独尊的少滋寡味,我们何其想念国菜的酸甜苦辣和五味调和!彼时彼刻,哪怕能有一份咸菜萝卜干或者一碟红油辣酱都会让人喜出望外。后来我们偶然发现了米饭、蒸蛋和炒豇豆的身影,遗憾的是这两样佐饭的小菜实在是淡而无味,即便撒上了袋装的细盐,也还是滋味不正。

听说正宗的俄式大餐包括头盘、汤水、主菜、素菜和甜品五大门类,不但堪与法国大餐和意大利大餐比肩而立,而且广受芸芸食客极口恭维,我们原本也是不胜景仰,不过有了上述两次小试牛刀之后,已经禁不住疑窦丛生:是不是有如谢尔盖耶夫小镇“食堂”那样厨艺过于简单粗放,会不会也像那家不知名的宾馆餐厅一般鼓捣不出应有的滋味?

但愿我们这是杞人忧天。


470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