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刻钢板的日子
◆孙仲翔
我在一所中学任教英语时,美术教师退休了,学校安排我兼任美术教师。教美术不是我的本行,我没有受过美术训练,为什么学校安排我教美术课呢?也许与我写的字比较好有关。
我读初中时,班主任、语文老师缪宏林让我帮他刻写讲义,当时我很好奇,并且很乐意地接受了任务。我刻写了一张蜡纸就送去油印,结果印出来的字不是浓就是淡,甚至看不清楚是什么字。缪老师连忙指导我,要我下铁笔时均匀用力,不要过重,也不要过轻。在缪老师的帮助下,我刻写的第二张蜡纸比第一张清楚多了,从此我有了刻钢板的信心。
1975年,我高中毕业回乡务农,村干部听说我品行端正,字又写得好,就提拔我为村团支部书记。那时村里的政治活动较多,特别农村文艺宣传队比较活跃,经常要刻写文艺节目剧本。
1978年,洪林中学有一位校长找我刻写讲义,并且说刻写一张蜡纸的报酬是5角钱。得知这一情况后,我迅速到校长那儿领了蜡纸和样品,回家起早带晚地刻写。刻写过程中,我注意模仿样品上的字,什么仿宋体啊、黑体字啊、隶书啊、魏碑啊,我都学着刻写,画图、绘表格等难度较高,我也基本掌握了。校长对刻写的讲义颇为满意,当场付了报酬,我心里乐滋滋的,因为这笔报酬可为经济拮据的我家解除燃眉之急。
那一年恢复高考,我上了高考复读班,由于家庭遭到不幸等原因,榜上无名。之后我获取了社会青年可以参加成人自学考试的信息,于是便边工作边自学,经过努力,通过了自学考试的规定课程,领取了“英语教育”大专文凭,这为我由民办教师转为公办教师和晋升中学一级教师准备了条件。
那时又要工作又要参加自学考试,还要操持家务,我常常忙得精疲力竭。其中还有一项不可推卸的工作,那就是刻写讲义,寒冬腊月,我的两只手经常因为刻写钢板而被冻成两只红馒头。
随着形势的发展,学校相继有了打字机、电脑、复印机,老师刻写钢板的日子一去不复返了,钢板、铁笔、蜡纸也退休了。回想往事,钢板、蜡纸和铁笔还真对我的成长起了一定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