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竹子的智慧
◆钱俊
竹子的一生是智慧的一生。细细想来,竹子的可鉴之处颇多。
春回大地的时候,处处花团锦簇、生机盎然,可是竹园里静悄悄的,这是为什么?答案自然是有的。我曾经做过一个梦,梦见竹笋对竹子说:“爸爸、妈妈,我们已经在地下呆了四年了,这里又黑又暗,快快让我们到地面上去吧,听说人间的春天可美了!”竹子爸爸、妈妈严肃得对竹笋说:“孩子们、孩子们,再忍忍、再忍忍,如果你们选择现在出来就成了春笋,只是一道美味,会有被刨食的危险,等气温高了,你们一冒头就拼命往上长,食客们来不及挖掘,你们就可以活下去。”梦醒之后,我连续五年对我家的竹园进行观察,尽管春天的竹园上空百鸟争鸣,三五成群叽叽喳喳,可竹园的里面却静得可怕,成了“被春天遗忘的角落”。眼瞅着周围的小草绿油油地长着,油菜花妖娆的开着,而竹笋一直潜伏到农历五月初五前后才露头,随后疯长,四个星期就长成十几米高的竹子。
竹子选择在夏天出生,这是竹子的生存哲学之一。竹子的生存哲学之二是把家安置在贫瘠荒凉之处。
民间有俗语:“栽树不如种竹,种竹不如播谷。”竹子好象也懂得这个道理,她们把家安在角落里、河道边、沟渠旁以及一切被边缘化的地方。无论多么荒凉与偏僻,无论多么荒芜与贫瘠,竹子都能顺利地安营扎寨,安全而健康地成长。我家的东南角有一片竹园,在我的记忆中,短短的五十年间,老家的房子、道路、河流、树木和农作物不断在变,不断在更新,而竹林基本没变,她是老家不变的风景,是真正的乡愁。
最让人感动的是竹子的团结、平等、友爱精神。我想大家都听说过“木秀于林,风必摧之”这句话吧,它说的是树,寓意是不能冒尖。竹子和树不一样,同一品种的竹子大致一般粗细、高矮,即使有竹王,也生长在竹林深处,处于重重保护之中。风入竹林,以无形入有形,立即会遭受最团结一致的反抗。肩并着肩,手拉着手,根连着根,团结、平等、友爱创造了伟力与奇迹。有的时候,五六级的风入侵,却遭来八九级的抵抗,于是风成了败军之将,灰溜溜地从竹梢和竹林之间的空隙里逃走。
是啊,有谁见过暴风雨之后,竹根裸露、竹枝折断、竹叶凌乱的场景呢?
竹子还有一个与众不同之处就是在暴风雪面前的表现,她决不做无用的抵抗和无谓的牺牲,她有一个坚强的信念——活下去,迎接明天的太阳!
“千道理、万道理,笑到最后是真道理!”也许,在突如其来的暴风雪面前,竹子曾经低下过高贵的头颅,传递过不完美的信息,可那只是临时的,是“大行不顾细谨,小眚不隐大德”,这正如著名革命烈士方志敏在《咏竹》诗里所言:“雪压竹头低,低下欲沾泥;一轮红日起,依旧与天齐。”
竹是君子的化身,一个人活着,如果能够像竹子一样足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