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游浙江乌镇
◆曹农喜
2019年春节前夕,女儿安排我们全家游浙江乌镇,大年初一驾车成行,三小时后来到向往已久的乌镇。
进入西栅东栅两个主要景区,映入眼帘的是傍水而建的具有相当规模的古民居和街区。一座座街坊,青瓦黛墙,错落有致的古建筑群,望不到尽头。这里的古民居都是三四层,旧式砖木构构,但布局精美,相似之中又有变化,典型的江南明清建筑风格,完好保留着历史原貌和原生态,实在是人间仙境。
乌镇是两省三府七县交界处,到处是河,纵横交错,条条相连通,岸边每间隔百十米就建有宽阔的水码头,不少水码头直通民居后门,这样便捷的水上通道让我们十分惊叹。当地人告诉我们,以前这里只有水路交通,从陆地是不能进入乌镇的。河流和船舶是乌镇与外界连通的唯一依靠。
进入昭明书院,梁太子读书的整个院落都是建在河上的,这里是一个十分幽静特别雅致的环境,院落里平铺的条石下面是既大又深的河道,我们不但仿佛听到潺潺的水声,而且仿佛听到院落里的条石下面的河面上有行进的小船击水的响声。
乌镇没有山,当地不产石头,可是这里的建筑材料用得最多的竟然是石头,是条形石块,这也许是乌镇古建筑得以完好保存几百年上千年的重要原因。你看,这里的街道全是条石铺成的,河道两岸的护坡是条石垒的,河道上各式各样的桥梁是条石造起来的,河道旁边的水码头是条石建起来的,河面上的房屋是压在竖立于河里的条石上的,有的古民居的门窗就是一横两竖的条石搭建的,不少牌坊门楼的基座也是石头建造或雕刻的。试想,当时的工匠采办、运输和使用这些石头耗费了多少辛劳和智慧!
乌镇河多,桥当然就多。这里是清一式的石桥,不管是拱桥,还是打竖桩的平铺桥,几乎全部是石桥。而这样的几百座石桥或是条石堆垒或是条石平铺,不仅坚固耐用,而且巧妙绝伦。特别是那些为行船便利而建成的拱桥,有的高出河面八九米,有的高出河面十四五米,并且和周围的自然景观恰到好处地融合在一起,真可谓人间瑰宝。
乌镇的古建筑群匠心独具,别具一格。这里的房屋不但建造得十分精美,而且屋檐十分讲究,大多是飞檐翘角,把砖雕木雕运用到了极致,古戏台和大户人家的屋檐更是建筑的极品和精品。
大年初三,我们恋恋不舍地离开了乌镇,但是乌镇的大片古民居、纵横交错的河流和那些石街道石桥,却不断浮现在我眼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