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茶事三则
儿时在乡间过着粗茶淡饭的生活。那时庄户人家想喝茶,就从热水瓶里倒白开水。
有一天家里来了尊贵的客人,父亲说拿茶叶泡茶,这完全颠覆了我的认知。他从灶顶上拿出一只旧得发黑的圆铁皮桶,揭开盖子,取出一个纸包,小心地打开,捏出些许褐色的碎叶放进茶杯,然后往茶杯里注开水。褐色的茶叶在开水的冲击下袅袅娜娜地翻腾,片刻便有些微的香味弥散,白开水也逐渐变成淡酱油色。
这是我第一次看到茶叶,第一次听到泡茶这个词。原来茶不是水,而是实物,需要用白开水冲泡后才能喝,它和白开水是一种组合关系。
父亲双手将茶杯递给客人,面带愧色地说农村人家里没得像样的茶叶。客人接过茶杯,鼓起腮帮将漂浮在上面的茶沫吹开后喝了一口。我看在眼里,既觉得这样喝茶很麻烦——不如我们大口牛饮,又觉得这样的喝茶很优雅——也有了喝茶的向往。
乡村人家每日小心经营,根本无闲钱讲究与温饱无关的事,但不久后,一向用度谨慎的父亲做了一件很奢侈的事。十块钱一斤的茶叶他竟然买了二两回来,这应该是父亲心目中的好茶叶了。现在回头看两块钱实在微乎其微,但在猪肉只有七毛四分一斤都不舍得买的上世纪70年代,我的父亲却舍得花两块钱买二两与填饱肚皮毫不相关的茶叶,真叫人无法理解。
父亲看上去很满意,虔诚地将茶叶包放进铁皮桶,搁在灶顶上。对年少的我来说,那是一个无法企及的地方。
喝茶如喝油的老中医
我家有个亲戚是老中医。他给人看病始终遵循“望闻问切”的步骤,左邻右舍有些小毛病都是就近求治,因此他的诊所很忙。
我每有头痛脑热也去找他。他家的墙上贴着人体穴位和经络图,桌上放着医疗用书,康复病人赠送的几面锦旗足以证明他医术高明。最使我好奇的是,玻璃台板上始终有一只茶杯,里面放了很多茶叶,已接近杯口,每当他端起茶杯时,我就担心他把茶叶喝到嘴里。
这日不忙,两位病人离开后,他开始给我诊脉,看了舌苔,问了症状,给我开好药。他顺手拿起茶杯,对着边缘轻啜一口,随后很惬意地放下茶杯。我是多虑了,他并没有喝到茶叶,想必他喝茶的技巧和他的医术一样高明吧!
我忍不住问:“是不是茶叶放得越多越好喝?”他开心地笑了,转身拿来一只空杯子,倒了一大口给我:“好喝不好喝,你自己喝喝看。”
我满腹狐疑地接过茶杯,看着杯中红得发黑的茶水,喝了一口。一股又苦又涩的液体霎时在我口中四处乱窜,我立马如喝药一般吐出来。妈呀,太难喝了!
看着我的窘相,老中医哈哈大笑起来:“丫头,你不会品茶,我们老茶客喝这茶就像喝油,精贵着呢!”
至今我都难以体会,喝茶如喝油到底是啥感受?
令我辗转难眠的好茶
婚后我发现老公也是个茶客。他每次泡茶都很讲究地洗净杯子,放好茶叶,烧水,提壶,冲泡,盖上杯盖闷泡。等到喝上口时常听他啧啧有声,发出满意的唏嘘。
有时我口渴得厉害,就顺便从他茶杯里倒出一点,拿开水兑一下,忍着苦涩快速喝下。说实话,我真不觉得茶水有啥好喝的。他说喝茶不但解渴养生,还能抑制有毒物质对身体的侵害。渐渐地,我喝水时也会放几片茶叶,泡一杯淡淡的茶水。喝了一段时间竟能分辨出好几种茶叶,对茶叶原先的苦涩也慢慢接受了。
孩子才几岁时,某日我受了风寒,头有些疼,晚上早早上床。老公就泡了一杯浓茶给我,说是喝下去看看电视,头马上就不疼了。
我依他之言把茶喝下,还真有效,慢慢地头不疼了,而且大脑清爽,精神振奋,一扫先前的萎靡。我看了好长时间的电视还是毫无睡意,看着孩子熟睡的可爱模样,听着老公鼾声大起,只能心中干着急。
哎,我这完全是提神过头了!老公忽略了一点,茶能醒脑提神,但对本来睡眠就不好的我来说,无疑是增加了入睡的难度,茶是好茶,却害得我辗转难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