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堰新闻
2025年04月25日
新闻详情-首页

我家门前的桥

2025-02-19 09:07:05 姜堰新闻网

我家居住在依路傍桥的地方,小时候到庄上去要过河,渡船是一条小木船,只能载两个大人,我上学就乘这条小木船。

为了方便老人和小孩上庄,于是长辈们砍大树做桥桩,用家里的长木板做桥面。

虽然桥面不宽,但是我在桥上看河面时还是有点害怕。下河是黏土,下雨天过桥,雨鞋上的黏土沾到桥板上很容易打滑,我们小学生不敢走,只好趴下身子爬过去。由于桥面很窄,经常有老人掉下河。

1974年春季,大队干部向上级申报造桥。主管部门把木桥改成了闸桥,既方便老百姓通行,又能在发水场关闸排水,好处多多。

负责造桥的是我们队里的瓦匠周桂华,当年他是溱潼乡建筑公司的总经理,技术精湛,在扬州等好多地方都有他负责的工程。

周桂华先组织社员在桥两边打坝抽水,水抽干后就开始放样。

造桥的材料要到泰州去运,大队干部安排我和几个青年撑船前往泰州。撑船到泰州要一天时间,中途还要过闸,我们赶到场地时人家已经下班了,只好等第二天。晚上我们就在船上用砖头搭的灶煮饭,柴火是棉花秸子,小菜是咸菜。晚上睡在船艄,蚊子叮咬不停,我们只好坐起来打这些吃客。天亮时很瞌睡,但是不敢睡,因为建材公司上班了,我们要把手续交给人家装货。我们也没有煮早饭,因为来装建材的船非常多,慢了就挤不上,生怕当天不能返回。后来我们是第一个装货,一装好就赶紧撑船过闸,因为早上过闸的船很多。过闸后,我们把船停在岸边煮早饭。

造闸开始了,石匠把石块打磨平整,瓦匠先用石头水泥砂浆把闸塘铺平,然后砌闸两边的墙。闸墙砌好后架桥面,最后是上闸板。

瓦工、石匠和社员们起早带晚地干,几个月之后闸桥造好了。

有了闸桥,我们居住在河对面的人家来去自由了,再也没有老人掉进河里。


4979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