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堰新闻
2025年07月26日
新闻详情-首页

让《胜利之河》奔涌时代新声

2025-07-14 10:08:44 姜堰新闻网

炎热七月,古运盐河畔悄然开启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姜堰区融媒体中心联合五地媒体、南京师范大学师生,以大型节目《胜利之河》为媒,将镜头对准斑驳的墓碑、褪色的木楼、沉默的纪念碑,将沉寂的历史重新唤醒。这场拍摄行动,不仅是一次红色资源的影像挖掘,更开创历史传承的全新范式——让记忆在青春的目光中获得新生,让精神在时代的脉搏中找到共鸣。

《胜利之河》的独特魅力,在于它构建一条流淌不息的记忆长河。这条河流以古运盐河抗战脉络为源,却不止于单向的历史回溯。在烈士陵园,《勇敢队之歌》的激昂旋律与青年学子探寻的目光交织;在曲江楼,青年学子触摸砖石,感受历史与当下的共振;在马沟阻击战纪念碑旁,小宣讲员声情并茂地还原“跟我上”的壮烈,让历史在童声中焕发新的生机。这种“历史回溯+青春在场”的双轨叙事,实现代际记忆的传递与转化。红色基因不再是尘封的教条,而成为可感可触的精神图谱,在年轻一代的感知与讲述中获得新生。

古运盐河作为历史的见证者,在《胜利之河》中更成为联结时空的精神纽带。节目将镜头从烽火岁月拉向火热当下:实验小学里,“中国儿童号”模型与孩子们清澈的目光相映生辉,昭示红色基因在校园沃土的扎根生长;精锻科技车间精密齿轮的转动、AI数据驾驶舱的闪烁,无处不折射“没有条件就创造条件”的抗战精神在新时代产业创新中的璀璨光芒;三水之环的绿意画卷中老人安详、孩童欢笑、龙舟竞渡,生态文明的盎然生机与民生福祉的温暖质感,正是对先烈们守护家园、追求和平愿景最生动、最深情的时代回应。历史与现实在影像的交织中相互映照、彼此成全,熔铸成一条生生不息的精神长河。

《胜利之河》的成功探索,更在于它开创多维协同的文化传承新格局。高校学子深度参与,为历史发掘注入青春活力与学术视角;五地融媒体中心联动,打破地域界限,构建区域红色文化传播共同体;“历史回溯+时代观察”双维度叙事,VR、短视频等新媒体手段加持,则突破传统表达的桎梏,让沉浸式、交互式的红色记忆体验成为可能。正如导演追求的“精耕细作”,当泰州市拥军联合会顶着高温力求精准还原历史场景,当姜堰融媒体团队敬畏历史深耕本土资源,各方力量都在为这条“胜利之河”的奔涌注入澎湃动力。

在抗战胜利80周年的历史坐标上,《胜利之河》以其创新的叙事手法与深厚的时代关怀,谱写一曲荡气回肠的红色交响。当历史的厚重与青春的活力在古运盐河上交汇,当烽火传奇与智造浪潮在三水大地共鸣,一条承载民族记忆、激荡时代新声的精神之河,正奔涌向前、流向未来。这条河,流淌着不屈的过往,更映照着奋进的新章,它必将滋养着这片英雄的土地,在新时代续写更加辉煌的胜利篇章。


952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