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堰新闻
2025年05月20日
新闻详情-首页

江苏姜堰:特色农业打造“农文旅”四季图景

2022-03-04 10:44:06 姜堰新闻网

“神交日月星,物锁江淮海。”这是镶嵌在泰州市姜堰区娄庄镇西首龙门两边的对联,生动地描写了千年古镇娄庄在姜堰的特殊地位。该镇位于姜堰区的东北角,坐落在名副其实的江、淮、海三水相拥的地方,离5A级景区溱湖国家湿地公园只有十几分钟车程。

近年来,姜堰区娄庄镇大力发展富民乡村产业,以先进村火龙果、杨李村草莓等特色农产品种植为抓手,培育优势优质生态农业项目,打造出一批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农业品牌,同时主动接受溱湖生态经济区辐射效应,衍生出一整条贯穿四季的“农文旅”旅游路线。

阳春三月,正是娄庄草莓的销售旺季,曹杨村的大棚里,一垄垄草莓红果绿叶相互映衬,游客们手提采摘篮,徜徉在草莓的甜香中流连忘返。

从2003年曹杨村的第一座草莓大棚建成算起,已有将近20年的历程。如今,曹杨草莓已经在泰州地区小有名气,种植规模达到200亩,亩效益保持在1万元/亩以上,带动全村100多人就业,成为农民增收致富的“一村一品”特色产业,娄庄草莓的甜香也正逐渐溢出泰州,走向更加开阔的市场。

欲识娄庄味,娄东五色瓜。2020年,娄东村借助村股份经济合作社,成立泰州市润东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注册了“润东”品牌,构建“村社合一”模式,流转了村民零星种植的270亩土地,村干部投资入股,村民以土地入股,建成娄东村果蔬大棚生产基地,将该村原本不成规模的瓜农团结成一个有组织的整体。

之后的一年中,润东农业公司联手省农科院,更新升级瓜果新品种,严格监管生态农业标准种植,种植的8424、特小凤、早春红玉、美都等新品西瓜,外形美观,皮薄肉细,汁水香甜、爽口解渴。

5月中旬娄庄镇的西瓜就将抢先大量上市,除了寻到田头的游客们采摘的,其余统一销往上海等都市大市场。上海市民吃了“润东”牌西瓜,风趣地说:“苏北‘润东’西瓜,吃了‘甜’不下来的瓜。”这也成了不花钱的广告语。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八月,立秋时节,娄庄的稻子扬花了,娄庄镇连心村的“稻蛙鳅”生态循环养殖基地田头人来人往,都是来求购黑斑蛙的。

多年前,魏红山在家乡看到农民辛辛苦苦收获的稻米、养大的肥猪,卖不出好价钱,他决定发挥特长解决农民的后顾之忧,于是毅然辞掉了众人羡慕的“铁饭碗”回到家乡,创立泰州市毛家河农副产品有限公司。2018年春,在南京农业大学泰州研究院院长姜小三教授指导下,开始打造优质农产品的供应基地和水产养殖尾水生态治理的科技示范园。

“整个环境好了,这是最大的效益。”魏红山介绍,蛙吃害虫,粪便既供泥土下的泥鳅食用又是水稻生长的有机肥,泥鳅活化改良了土壤,促进水稻生长,水稻为蛙鳅提供良好的生存环境,整个过程不施化肥农药,水体自然净化达标。

如今“稻蛙鳅”生态循环养殖基地规模已经达到100亩,每亩均产有机大米600斤,收获成品蛙2000斤、泥鳅1000斤。稻叶青青,田水相依,蛙鳅共舞也成了当地独有的风景。

肃杀的寒风中,俊冲洁盈家庭农场的大棚里仍然保持着春天的温度,一颗颗红心火龙果挂满枝头,宛如一个个红灯笼高高挂起。来自泰州各地的游客自驾来到娄庄镇,谈笑声中在大棚里摘上几筐火龙果装满后备箱。

农场主人丁俊是一位80后,2015年,还在上海工作的丁俊在朋友圈看到,有人在姜堰种植火龙果,便萌生了返乡创业的想法。在江西鹰潭、浙江金华、广东浙江等多地实地调研后,2016年丁俊先试种了两个棚,之后扩产到50亩。俊冲洁盈家庭农场坚持“种养结合、生态循环”的原则,在种植火龙果的同时,放养鸡、鸭、鹅等优质家禽,利用其为火龙果园除草、除虫、增加有机肥、疏松土壤,出产的火龙果品质和甜度皆为上乘。经过七年打拼,现在这50亩大棚年纯利润超30万元。

目前娄庄镇还在先进村建设火龙果生产基地,一期工程面积110亩,除火龙果外还将生产蜜橙、礼品西瓜等水果,为娄庄“农文旅”路线再添新元素。

850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