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堰新闻
2025年05月20日
新闻详情-首页

江苏姜堰:以“改革实”推动“仓廪实” 率先示范在全省探索国有粮食企业管理新模式

2022-03-11 09:37:01 姜堰新闻网

今年“两会”期间,代表委员议国事最多的话题是粮食安全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粮食安全问题是“国之大者”,中国人的饭碗必须牢牢端在自己的手中。江苏姜堰紧扣粮食安全问题,在全省先行先试粮食购销《一县一企》改革实践,以“改革实”推动“仓廪实”,日前,他们的经验做法被《江苏改革简报》推广。

耕种从此起     播下“改革之粟”

作为传统的农业县(区),姜堰现代农业在全国的名气都响当当,曾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首肯。近年来,姜堰区推动粮食购销“一县一企”改革一直走在全省前列。

针对粮食企业“小散弱”的状况,姜堰区突出区粮食购销总公司“一个主体”,聚合各类要素,盘活资源。从2012年6月起,开展历时一年多的“小资产大整治”活动,摸排见底基层企业房屋仓储建筑面积12.9万平方米,可出租资产面积5.8万平方米,有效仓储18万吨。

明晰产权,通过核查、界定,处置个人投资资产160万元,国有资产全部收回;将国有粮食购销企业土地性质由国有划拨的工矿仓储用地变更为国有出让的仓储用地,把15个国有粮管所(库丿的19宗土地32.2万平方米、有效仓储18万吨、机械设备119台(套)等有效资产进行优化整合,按照“四统一”统揽企业管理。即:统一经营管理,建立“稳妥经营、控制风险、绩效管理、奖惩兑现”的工作机制,由总公司对基层库点购销经营实行“四把关”(收购质量把关、收购价格把关、储粮安全把关、销售出库把关)。统一财务管理制度。实行委派会计制,明确责、权、利。统一风控管理。推行经营风险低押金制度、合同履约金制度和定期风险评估提示制度,把每年企业纯利的三分之一转作经营风险积累资金,以丰补歉。明确“三重一大”请示报告制度,重大决策、重大项目、重大资金、重大人事集体研究,形成“制度、落实、监督”并重的防控模式。统一用人管理。实行聘用制,形成权责法定、权责透明、协调运转、有效制衡的法人治理结构。同时推动考评“不折不扣”落地,坚持“季度核效益、半年一考核、年终总审计”,通过考核杠杆,公司经营成本降低近20%,购销经营总量一度提升到近80万吨。通过企业内部监审,按照“钱随粮走”“封闭运行”原则加强资金流向监管,每年监管资金达亿元,资金回笼率1O0%。强化部门监管,对收购、质检、储存、销售等环节全程监管,公司最低收购价粮食库存量最高达到12万吨,先后荣获“省粮食经营诚信示范单位”、“泰州市农产品质量安全诚信企业”等称号。

粒粒皆辛苦  创出“仓廪之实”

姜堰区积极探索体制更加科学、管理更加规范、经营更加灵活、实力明显增强的“一县一企”改革实践,呈现出规模化、集约化发展的新“气质”。

企业市场竞争力实现由低到高的攀升。充分发挥龙头企业带动作用,建立“公司+合作社+农户”粮食订单三级平台机制,粮食订单规模不断扩大,促进粮食购销总量稳步提升。年粮食购销量20万吨以上,营业收入达3亿元,综合效益在800万元以上。自改革以来,购销总公司固定资产由7691万元增长到11850万元,累计增长54%,企业积累由1890万元增长到4861万元,累计增长157%。同时积极打造“姜堰大米”区域品牌建设,先后通过绿色食品、农产品地理标志认证,入选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目录、“苏米十大区域品牌”,获得4届中国国际粮油产品及设备技术展示交易会金奖,品牌效应带动“姜堰大米”产业做大做强。

涉粮风险防控力实现由弱到强的提升。姜堰区充分发挥3个内控审核组(粮食购销合同审核组、粮食购销资金审核组、资产投入管理审核组)监管作用,全面推行“五统一”管理模式(统一人力资源管理、统一经营业务管理、统一财务核算管理、统一资产投入管理、统一内控制度管理)。近年来,公司未发生亏空、坏粮事故,未发生经营合同纠纷,在全国政策性粮食库存大清查、涉粮、专项整治、各级巡视巡察活动中经受了考验,未发生重大涉粮案件。

粮食安全保障力实现由小变大的跃升。姜堰区全力推进“粮安工程”建设,通过自筹资金3200万元、上争补助资金1100万元,维修改造危仓老库仓容5万吨,新建仓容3万多吨,建成产后服务中心5个,进一步完善仓储功能、提升储粮条件。与上海、苏南等大型龙头企业开展产销合作,积极开展订单收购、即购即销、代购代储等业务,带动全区家庭农场增收2800万元。实行保护价收购,解决区域性“卖粮难”问题。

推动国有粮食企业改革,向改革要产能、要效益。保障14亿中国人自已的饭碗,是“十四五”期间,党中央作出的一项重大战略。只有坚持党建引领,才能锻造“粮安先锋”,只有坚持规范管理,才能优化“粮安机制”。据姜堰区发改委负责人介绍,“十四五”期间,姜堰将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打通粮食产业链、价值链、供应链,充分释放“粮安动能”,破解国有粮食企业“收原粮、管原粮、卖原粮”经营怪圈,主动与行业龙头企业对接,开展代收、代储、代售等业务,提高仓储利用率、加工转化率。广泛开展合作共赢机制,拓展市场,确保粮食安全,做到手里存粮,心中不慌。

姜轩    王荣

1143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