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江苏姜堰:“两社”联动让领富变共富
谷雨过后,就到了吃龙虾的季节。晨曦刚刚拉开帷幕,姜堰区冯庄村现代渔业园区的农户们就开始忙碌起来,拉着小船,捕捞成熟的小龙虾。一只只膘肥体壮的小龙虾不仅满足了吃货们的味蕾,更是给当地群众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收入。据悉,冯庄已建成蟹塘标准化改造1900亩、池塘工程化循环水养殖100亩、稻田综合种养面积300亩、澳洲淡水小龙虾繁育基地30亩,每亩可给农户增收4000元左右。

“十四五”以来,姜堰区以“112233”工程为统领,大力实施党建引领“两社”联动项目,创新推广“1+1+N”发展模式,即村党组织领导的村集体股份经济合作社+农民专业合作社+国有平台公司、龙头企业等发展模式,强化党建引领,点燃项目引擎,持续推进富民强村,促进共同富裕,努力打造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的“姜堰模式”。

党建引领是“两社”联动的核心,是做好农业农村工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根本保证。姜堰区通过党建引领思想解放,外出考察学先进、调研分析观自身、理论研讨谋路径,在“走出去、请进来”中破除小富即安、佛系躺平的心态,激发比学赶超、争先进位的斗志。通过党建引领能力提升,持续推进“三农”干部素养能力“双提升”工程,选配镇级乡村振兴专职副书记,不断壮大“两社”联动人才梯队,营造“头雁”领航、“群雁”齐飞的生动局面。通过党建引领凝聚合力,建立区镇村三级乡村振兴领导机制。“我区还出台了‘党建引领富民强村’十五条,将发展壮大新型村集体经济列入党建重点工作,进一步压实区级层面主导责任、镇街层面主要责任、村级层面主体责任。”姜堰区委组织部相关负责人介绍。

项目建设是“两社”联动的引擎,是农业农村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压舱石”和“牵引器”。姜堰区坚持因地制宜选项目,因村制宜建项目,跟着厨房调结构,盯着车间管田间。每年在全区实施30个左右的“两社”联动项目,对照高效农业、生产服务、物业经营、乡村旅游、资源开发、技能培育、加工经营等7种类型项目,宜工则工、宜农则农、宜游则游,对号入座,着力打造一村一品,一村一韵。
(张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