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堰新闻
2025年05月20日
新闻详情-首页

我们正青春 | 江苏姜堰:点燃青春激情,助力乡村振兴 “田头梦工厂”飞出千余只“领头雁”

2022-05-12 09:34:48 姜堰新闻网

这几天,江苏姜堰区俞垛镇何祝野村党委书记吴高华喜上眉梢。“大学生吴月台、吴月楼兄弟俩被家乡的美景吸引,去年4月,回乡创办化工企业,到今年4月底,一年时间就从一个‘小白点’企业变成俞垛镇的规上企业,并成功带动50多名村民走上共同致富。”

“田头梦工厂”,青春助力。据俞垛镇党委副书记刘海涛介绍,如今,一个又一个青年以青春之我,奉献青春之力,在希望的田野上用奋斗成就人生精彩。他们有的回乡办实体、从事种养业、开设电商平台,不仅成就了做最好的自己,还带领乡亲们走上共同致富,去年以来,该镇已有百余名青年成为乡村振兴的“领头雁”。

俞垛镇青年回乡创业只不过是姜堰区众多青年返乡致力乡村振兴的一个缩影。

“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作为新时代的有志青年,就要不负韶华,不负青春,扛起振兴家乡的责任。”泰州市泰源香米厂厂长丁鹏对未来充满自信。

今年30刚出头的丁鹏,天生牛犊不怕虎。在外“淘金”后,去年回村兴农,办起稻米加工厂,以诚信经营,以品质销售,注册10个大米商标,每天来自苏锡常、安徽等地的客户排起长龙,可谓门庭若市。这几年,他不但富得“冒油",还将创业红利与村民一起共享,吸纳10多村民当上“职业工人”,最高年薪超8万元,少的也在5万以上。

田野是青年实现“梦工厂”的广阔天地,姜堰区一批又一批有志青年成为振兴乡村的“火种”。

姜堰区荣华粮食种植农场主姜龙就是众多青年勇立潮头的“弄潮儿”。刚满34岁的姜龙,承包了560亩地,兴办了一个家庭农场和一个贝贝南瓜种植基地,另外还建起了生物质颗粒厂。不懂种田技术,他请农技专家做“高参”,渐渐地他成了远近闻名的种田好手,平均亩均稻谷700公斤以上,按保护价3.2元/公斤收购,这是一个不小的数目,另外他还收集4个镇区的秸秆,压缩成燃料棒,卖给大型电厂,每年产值超100万元,他不但自己收获“真金白银”,还带领200村民过上了妥妥的幸福生活,他的贝贝南瓜种植基地成为姜堰区青年创业示范基地。

“人生的幸福莫过于自己的奋斗,我走出大学校门,也走了一段弯路,但我没有消沉,9年来,我接过父辈的接力棒,成为一名‘兴’农青年,我的人生档案又多了一个背景,田野是我成就梦想的‘摇篮’。”谈起这段往事,姜龙很自豪。

播下“金种子”,刨出“幸福豆”。在姜堰150多个村,青年成为田野上书写精彩人生的美好画卷,一批年青人从土地命根中实现了人生价值。

‘兴’农青年孙飞,多年来一直经营汉土家庭农场,经过打拼,2016年被评为江苏“青年双创英才”,2017年被评为第十届“全国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2021年被评为江苏省劳动模范。他采用“稻鱼共生”、“稻鸭共养”等6种种植新模式,不仅种出“生态田”,还种出“高效田”,实现亩均收益2万元,他还开发出胚芽米系列大米产品,市场销售供不应求。当下,他又当起了溱潼镇河横村村民委员会副主任,带领乡亲们打造串珠成连的农旅游风景线,当地村民在他的带领下,口袋都鼓得满满的。

姜堰区金种子粮食种植家庭农场青年农场主王卫亮种植410亩,每年销售收入破百万元,今年又取得无人机操作证,他要把自己的农场建成“无人农场”,他说,只要接续奋斗,青春定不负我。

敢想敢试敢闯,青年励志在希望的田野上建功新时代,已成为姜堰上空星斗中最亮的一颗。组团创立电商平台、田间直播间、无人农场的青年如雨后春笋层出不穷。他们是乡村振兴定盘的星。据姜堰团区委负责人介绍,到目前为止,在农村广阔的舞台上,1600多名‘兴’农青年成为乡村振兴的引领者。姜堰区淤溪镇桃沟粮食种植家庭农场主童金龙,去年,把农场创成省级示范家庭农场。据统计,姜堰区“兴”农青年创成各级示范家庭农场190家,其中省级示范40家,市级示范103家。带领数万百姓向幸福奔跑。

段中富

846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