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泰州姜堰:特色小镇从朱宣“美丽突围”
今年以来,泰州市姜堰区大伦镇围绕“四个通南”建设目标,结合乡村振兴示范村和省级特色田园乡村创建,对大伦镇朱宣村重新规划,按照“一轴两区”布局,打造滨水村居生活轴和北部休闲观光农业展示区、南部循环绿色农业展示区,在中心轴上配套打造一米菜园、稻花乡舍、粮埠码头、休闲栈道、睦邻书房、乡食中心等20个景点项目,力争通过3个月时间,呈现一个一步一景一画卷、移步换景画中游的静美朱宣。

乡村振兴的关键是产业振兴,落脚点在产业项目上。近年来,兴驰村大力发展乡村文旅和养老产业,实施“两社”联动项目,村集体经济收入迈上新台阶,不仅一举摘掉了省定经济薄弱村的帽子,而且成为姜堰区大伦镇村集体增收渠道多元、收入稳定的标兵村,2021年村集体经营性收入88.85万元。
姜堰区大伦镇实施党建引领“两社”联动增收项目,15个村均已全面启动实施“两社”联动项目,相对成熟的有6个。同时,该镇加强品牌打造,跟踪服务和盈公司申报国家级农业龙头企业,全力服务好该企业上市工作,助推上首科技申报市级农业龙头企业;全力培育朱宣村省级“特色田园乡村”和“两社联动示范村”、兴驰村市级“特色田园乡村”、土山村“传统村落保护村”、响堂村“两社联动先行村”,着力打造产业振兴、个性鲜明、令人向往的通南小镇。

“河道水脏坡不平、垃圾乱放一团糟、村民占道种蔬菜、违章搭建随处见……”这曾是兴驰村人居环境的真实写照。这两年,兴驰村多措并举加大人居环境整治力度,争取水利部门支持,投资400多万元,整治美化长1公里的红旗河,铺设两岸水泥路面;规划建设“一米菜园”,鼓励村民变废为宝、美化庭院;投放60多组三色垃圾桶,覆盖村组道路……
乡村要振兴,环境是底色。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是打好乡村振兴战略的“第一仗”,姜堰区大伦镇以增强群众获得感和幸福感为抓手,积极落实幸福河湖、清洁家园、人居环境等方面工作,加快完成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配套管网建设任务,加强农村生活垃圾分类推广,定期评选“美丽庭院”“文明家庭”“绿色庭院”等典型;着重打造“2+6”镇村级幸福河湖、13条镇级生态河道,总长度21.75公里,确保今年全镇生态河道覆盖率提高15个百分点,不断绘靓乡村振兴底色。
乡村振兴是长远工程、系统工程,不能也不可能一蹴而就,想要写好这篇“大文章”,核心在人。一方面,姜堰区大伦镇紧扣干部队伍打造,启动“星伦计划”年轻干部培养工程,成立公文写作、基层党建、经济发展、乡村振兴和基层治理5个学习小组,择优筛选62名35岁以下年轻干部重点培养,为乡村振兴留足人才;同时启动“银龄耀伦”计划,充分发挥退职干部作用,为乡村振兴发挥余热。在政策保证上,该镇设立“躺平奖”和“星级评定”制度,正向激励、反向倒逼干部担当作为、履职尽职;另一方面,编制《大伦乡贤录》,以乡愁为媒,充分发挥大伦在外能人名人作用,为乡村振兴注入源头活水,力争通过多方努力,共同打造乡村振兴“大伦样板”。
(潘俊 陈书华 朱熹 季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