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国粮策】泰州姜堰:980家家庭农场生产“订单农业”让更多人吃上“姜堰粮”
眼下,正是追施水稻拔节孕穗肥的时节,走进姜堰区达门唐农业产业专业合作社,一行行绿油油、齐整整的水稻长势喜人,空中喷洒肥料的无人机轻轻掠过,稻田里碧波荡漾。望着眼前的一切,合作社负责人唐文光心里甭提有多高兴。
“我今年联合10余家种粮大户,种上了15000亩南粳9108,望着这长势,预计每亩水稻产量在650公斤~700公斤之间。”他还说:“从秧苗栽插开始,这万余亩水稻就被外地一加工企业全部定购,再也不愁卖粮了。”

据姜堰农业农村局副局长骆小兵介绍,今年全区2000多家家庭农场中有980家家庭农场主种上‘订单农业’,占46%,全区49万亩水稻种植有15万亩实行了‘订单农业’种植,占30%。”
“订单农业”让种粮大户吃上了“定心丸”,解决了“姜堰粮”卖粮的问题。姜堰区溱潼镇联盟村农场主黄新冈说:“我原先也吃过卖粮的苦,粮食卖不掉,价格上不去,现在好了,我跟粮食购销企业签定了订单合同,种田的后顾之忧没有了,而且价格按市场价+优质品种价,每斤要高于3分钱到5分钱。”

姜堰区是全国农业战线上的一面旗帜,前几年,姜堰区桥头小杨家庭农场联盟的做法曾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首肯,认为姜堰农业代表中国农业现代化未来发展的方向。
姜堰区“订单农业”全部采用全链条绿色种植。从种子开始就大力推广订单种植模式。据江苏姜丰种业负责人刘坚宏介绍:“过去订单种植不跟市场走,而现在订单种植跟着市场跑,也就是粮食购销企业需要种什么品种,合同里写得一清二楚,省得粮农盲目追风。今年,姜堰区根据本地和外地粮食购销企业的需求,签定了南粳9108、5055、和五育粳528三个品种,种多少收多少,不愁卖。”
为确保粮食品质,姜丰种业还制定了水稻种植技术流程,目前已通过专家评估,被泰州市市场监管局予以颁布实施,种粮大户有了种田标准。
种子链是确保粮食生产的关键因素,而生产链是保证优品优价的重要一环。姜堰区农业农村局组织农技专家下基层,走田头,点对点开展种植服务,近200名种植“全科”专家挂靠种粮大户,从育苗、栽插、上肥、治虫等多个领域严把生产关,做种粮大户的技术靠山。

在订单生产中,销售链让更多种粮大户种上了“放心粮”。田头烘干、装车启运、进入仓储、开具票单,一条龙服务,让种粮大户喜上眉梢。
“我和五个种粮大户联手种植5000亩强筯麦,与益海嘉里粮食购销企业签定订单2000吨,以每公斤3.1元卖出,高于市场价0.1元,这是一笔可观的收入。”泰州市横润种植专业合作社负责人陈斌高兴地说。

粮食连续12年增的姜堰区,订单农业让种粮大户得到了“看得见,摸得着”的成绩单,也让更多人饭碗里装上了“姜堰粮”,如今的姜堰区,已成为种粮大户的奋斗之地。(鲍连华 殷琴 段中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