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堰新闻
2025年05月19日
新闻详情-首页

泰州姜堰:出实招用硬招,稳定就业大局

2022-07-29 09:57:23 姜堰新闻网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今年以来,泰州市姜堰区以“保就业”“扩就业”“促就业”“化风险”为工作着力点,积极开展“就业援助、技能提升、减税降费”等行动,夯实基础强服务,援企稳岗促发展,重点扶持稳就业,积极加大对就业困难人员帮扶力度,扎实推进失业人员技能素质提升,持续优化企业发展环境,落实就业惠民举措,出实招用硬招,稳定姜堰就业大局。

今年上半年,姜堰城镇新增就业6360人,支持成功自主创业5173人,扶持农民自主创业3146人,开展新型学徒制培训150人次,发放各类补贴3664.2万元。

校企联动,扩充就业容量。

开展“泰爱才”“堰归来”系列引才招聘百日行动,全面梳理贴近高校毕业生的需求信息,到高校开展政策宣传、岗位推介。

主动联系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合肥工业大学、皖江工学院、安徽师范大学、淮南师范学院、河南大学6所高校,在学校网站发布我区100多家重点企业招聘需求信息,为大学生提供岗位选择,为我区企业提供优质人才资源。

组织太平洋精锻科技有限公司、江苏跨境电商创业园等企业代表在张甸中学举办了“青年工程师结对培养”专场活动,促成我区两家企业与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冠名合作,成功举办“青年工程师结对培养”暨校地企合作签约仪式,打开校企合作新路径。

精准帮扶,把握就业定量。

织密织实社会保障安全网,兜底民生底线,开展就业援助月专项活动,走访81户就业困难人员、残疾登记失业人员家庭,为他们送去慰问,多渠道帮助1349名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就业。

组织筛选核查出5460名劳动年龄内的困境家庭人员,指导各镇街及时为困境家庭人员办理就业困难人员认定,因地制宜、因人施策制定帮扶措施,对困境家庭人员开展1次职业指导、3次推荐岗位、1次技能培训等“一条龙”服务,帮助他们尽快实现就业。

开发公益性岗位托底促就业,将助老服务、城乡公共管理服务等纳入公益性岗位范围,开发首批61个基层公益性岗位,托底帮扶就业困难人员尽快就近就地就业。

援企纾困,稳定就业需量。

通过加大企业稳岗补贴、失业保险费返还等政策措施,对面临暂时经营困难的企业尤其是小微企业进行帮扶,以维持企业正常经营和用工稳定,不出现规模性的集中裁员减员,以保持就业规模和局势稳定。

充分利用大数据比对,采取“免申即享”方式,直接将稳岗返还资金发放到企业账户,目前已向3287家企业发放稳岗返还资金1865.54万元。

继续执行失业保险和工伤保险降费率政策,减收失业保险费1806万元,惠及企业7139家,减收工伤保险费770万元,惠及企业7129家。

积极指导符合条件的特困行业企业申请社保缓缴,目前已指导9家企业通过线上线下成功申请特困行业缓缴。

服务用工,实现就业增量。

精准推送用工信息,利用微信公众号等新媒体平台,定期推介企业用工信息,实现信息推送全覆盖,今年已向社会发布招聘信息7期,推送岗位6000余个。

精准搭建服务平台,举办“虎虎升位·‘薪’想职成”新春网络招聘会、“巾帼展风采 春风送岗位”女性专场网络直播招聘会、“六大产业链之新材料”专场网络招聘会、“扬帆五月 职等你来”专场直播网络招聘之“新开工企业”“梁徐街道乡土人才”“民营企业招聘周”“人才月”等系列网络直播带岗活动20余场,每次招聘会均吸引100多家企业参会,直播实时点击量均超过2万人次。

技能培训,提升就业质量。

以补贴政策激发企业培训动力,全力推行技能等级认定工作,共推动6家企业开展新型学徒制培训,培训学徒535人,推动18家企业进行等级认定备案,培训1488人。

做好认定护航服务,按照“成熟一家、评估一家、推进一家”原则,帮助和支持企业建立多元的人才培养、评定体系,并建立常态化工作机制,为实现我区转型升级、提质增效提供“精、尖、新”的技能人才支撑。

指导优质企业申报高技能人才专项公共实训基地、技能大师工作室、企业首席技师等人才重点项目。

走进企业化解技术难题,组建专家巡诊团,邀请市技能大师共享团的焊接专家问诊姜堰区江苏亮点光电研究有限公司,帮助企业解决关键工序技术堵点。

充分补贴,保证就业余量。

积极落实灵活就业人员社保补贴政策,支持就业困难人员通过自主创业、灵活就业等多种形式实现再就业。

全力落实创业租金补贴政策,对近两年内在我区首次成功创业租用经人社部门认定的各类创业孵化基地的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和复员转业退役军人、从事非农产业的自主创业农民、登记失业人员和就业困难人员等城乡劳动者,按照最高不超过房租50%的标准给予不超过3年的创业租房补贴。

主动落实企业社保补贴、小微企业社保补贴等惠企政策,鼓励企业针对性开发应届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岗位和吸纳就业困难人员。(田茜 刘定兴)

659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