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堰新闻
2025年05月18日
新闻详情-首页

泰州市姜堰区:逐梦“文明之旅” 共赴“文明之约”

2022-08-17 11:02:38 姜堰新闻网

在2021年省级文明城市测评中,泰州市姜堰区文明城市创建测评成绩列江苏省县改区第一,社会文明程度测评指数列全省第五,在泰州市组织开展的4次文明城市长效管理双月测评中,该区3次位居各市区第一;在江苏省级文明城市年终测评中,该区在全省23个县改区中位列第一,在泰州市率先实现“国字号”文明创建“大满贯”……

眼下,姜堰区上下正全力以赴把各项创建工作和百姓幸福工程做到细致、精致、极致,进一步提升城市品质,让文明之花竞相绽放。

清晨的姜堰区中天植物园,喜爱健身的市民或悠闲地打太极拳,或沿着步道慢跑,或拾级而上……目之所及——渠清水碧波荡漾,绿树掩映,草木葱茏。“看着这些花花草草真的太舒服了,早晚到这边走一走,身心愉悦。”中天二村居民孟尔池感慨道。

早晨,城区各个农贸市场人头攒动。在姜堰罗塘农贸市场,干净的购物环境、良好的经营秩序给人们清洁、文明、智慧的“烟火气”,市民手里拎的是菜,更是幸福感。

近年来,姜堰区紧扣文明城市创建标准要求,以群众需求为导向,持续开展文明创建“六大攻坚行动”“五整治五提升”系列综合整治,扎实开展“迎省运·做文明有礼的姜堰人”文明培育行动,有效解决了一批创建“老大难”问题、关乎群众生产生活的“痛点堵点”问题,不断提升市民文明素质和幸福指数。

通过文明城市创建,姜堰区不断完善基础设施,改善公共服务,优化生态环境,营造文明氛围,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

基础设施改造提升城市“颜值”。近年来,姜堰区围绕“提升主路网、打造新形象”和“打通断头路、畅通内循环”两大主题,新改建天目西路、姜堰大道、三水大道、鸡鸣路、科技路、广州路、桃李路等一批城市主干路、次干路和支路,进一步完善城市路网布局,提升道路通行能力;通过实施污水管网改造、生态停车场建设、游园改造、新增睦邻点、绿化整治、新增充电桩等配套基础设施改造,打造了一批环境整洁优美、安全稳定和美、业主生活甜美的宜居住区。

老旧小区焕发文明新活力。今年姜堰区投资3500万元,改造工人新村、赵家舍39—41号楼、包舍新村等老旧小区4个,涉及楼房42栋,改造面积7.57万平方米,惠及居民1013户。老旧小区改造由“为居民端菜”转变为“由居民点菜”。该区深入待改造居民小区,全面宣传、动员,征求群众意见,形成政府、居民、社会共同参与的工作格局,提高改造治理实效。改造工程聚焦改善小区面貌、改造基础设施、优化居住环境,打造配套完善、环境整洁、特色宜居的美丽家园,把居民要求最迫切、最急需解决的问题作为重点内容,实现许多老旧小区、楼院美丽蝶变,提高百姓的居住幸福指数。

文明交通建设畅通城市脉络,礼让斑马线成为城市名片;加强生活垃圾分类管理,改善人居环境。今年,姜堰区将垃圾分类投放点项目列为民生实事工程,率先在阳光花园、罗马嘉园等小区改造陈旧垃圾房,撤掉原先排放的垃圾桶,建成美观整洁的垃圾分类投放点,有效解决了原先移动垃圾桶保洁难、清运难、监管难等问题,既改善了垃圾投放点周边环境,又培养了居民分类投放生活垃圾的文明习惯。目前,城区首批25个小区60个垃圾分类收集亭建成使用,有助于改善城区面貌、提升城市品位。

如今,漫步大街小巷,赏心悦目的还有制作精美、各具特色的公益广告,孝老爱亲、助人为乐的好人好事每天都在发生。走进各窗口服务单位,各项便民措施和优质服务温暖人心,彰显一个城市的服务水平……随着创建工作逐步日常化、生活化,引领社会新风尚、汇聚正能量已经成为这座温暖之城最靓丽的底色。

一个目标,全民共赴。“文明城市”早就不仅仅是一句口号,而是浸入城市骨髓的因子,正孜孜不倦作用在这片土地上。“我参与,我奉献,为文明城市添光彩”“小手拉大手,携手共创文明城”等共建共享活动吸引市民携手共创文明城市。姜堰区各街道、社区坚持抓党建、带群建、促创建,三水街道建立“物业公司日常管护、所属社区日常监管、街道创建办常态巡查”的长效管护机制。罗塘街道组建创建巡查组,坚持日查、周通报。天目山街道依托早中晚3个时段,对姜官路、阳光路等城乡接合部开展日常巡查,并对主干道上存在的商家堆放路边物件开展专项整治,让文明创建在实践中“开花”。

逐梦“文明之旅”,姜堰一直在路上。(孙柳)

777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