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堰新闻
2025年05月18日
新闻详情-首页

泰州市姜堰区:十年仓廪实 龙腾“智富”路

2022-09-06 11:40:00 姜堰新闻网

夏秋交替时节,行走在泰州市姜堰区三水街道井贤农场的田间地头,稻禾青青,令人心随绿动。井贤家庭农场负责人姜井贤说:“2012年,我响应党的号召,承包了100多亩田,当时全是人工插秧施肥打药。2015年,农场扩大到300多亩,全程使用机械化,尤其是生态环保绿色防控。回想这10年,田头是我们新农人的发展大舞台。”

改革创新是姜堰区三农工作最显著的优势。这10年,姜堰区连续承担多项国家级改革任务,2016年在全国农业改革与建设试点三年总结考核中荣获第一名,2020年入选全国农村改革试验区,在全国率先探索组建家庭农场服务联盟,特别是适度规模经营“桥头模式”,被国家领导人赞为“代表了中国未来农业发展方向之一”。姜堰区家庭农场高水平发展,创成省级示范农场54家、市级132家。去年,姜堰区在江苏省率先建立“无人农场”示范基地,井贤农场争得头彩。如今,姜堰区有300多名像姜井贤这样的“新农人”,做起乡村振兴的“领头雁”,迈上了“智富”路。

“这是鸡舍里面的情况,显示喝水的总量、室内温度,还有风机开启情况。”在泰州市仙岛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工作人员通过手机应用观测生产全线。

近两年,姜堰区加快畜牧业转型升级。在泰州市仙岛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云维护、智环控、数养殖的应用大大提高了畜禽健康养殖水平。今年,泰州市仙岛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获评国家级畜禽养殖标准化示范场,并与姜堰牧原农牧有限公司同时入选畜禽养殖全程机械化智能化典型基地。冯庄渔业园以河蟹为载体,示范推广智慧渔业,通过对陆地、养殖水体、尾水、气象实时监控和数据采集智能化展示生产全程,实现从河蟹育苗到销售全过程溯源档案和进销存管理。

特色产业是姜堰区乡村振兴最可靠的基石。这10年,姜堰区初步培育形成“绿色稻麦、精品果蔬、特色水产、优质畜禽”四大主导产业,建成“1+11现代农业园区体系”,创成全国“一村一品”示范镇村4个,农产品注册商标突破1000件,拥有国家地标农产品2个、有机食品12个、绿色食品41个。

姜堰区俊冲洁盈家庭农场成立于2017年7月,位于该区娄庄镇洪林村,为适应现代农业发展需要,加快农业结构调整,流转土地130多亩,现有红心火龙果150多亩,桃树、李树、梨树、无花果树、枣树和果桑树等果树50多亩,林下养鸡鹅,远销上海、海南等地。该基地家禽粪便腐熟还田,既保护了生态环境,改良了土壤理化性状,又提高了火龙果等水果的品质。目前火龙果年均亩产量2000公斤左右,年吸引近万游客采摘。“这几年火龙果的效益还是很不错的。在政府部门大力支持下,我在先进村又流转了108亩,希望农业越来越好。”种植基地负责人丁俊说。

数字化营销赋能农产品走向广阔市场。各具特色的多家农业产业化联合体运用数字平台为特色农产品缝“新衣”、讲“故事”,让农产品质量管理与溯源系统实现从农田到餐桌全程质量可追溯。2012年,姜堰区农业总产值52.96亿元,到2021年已达79.19亿元;10年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翻了一倍多,由2012年的12228元增加到2021年的26949元。

“十四五”时期,姜堰区大力推进112233工程,农业企业数智转型成为增产增收强大引擎,乡村振兴道路任重道远。下一步,姜堰区将聚焦产业大振兴,继续优化一产,推进品种特色化、布局聚集化;着力深化二产,加快补齐农产品精深加工和产地初加工的短板;全面激活三产,致力拓展农业多功能,搭建“农品直通”大平台,打造农民创富梦工厂,奋力跑赢乡村振兴新赛程。(殷玉)

918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