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堰新闻
2025年05月18日
新闻详情-首页

江苏省泰州市姜堰区: 持续优化营商环境 打造高质量发展“强磁场”

2022-09-28 10:38:28 姜堰新闻网

“以往办理施工许可证需要一个月时间,这次只用了三天就拿到了施工许可证,生产新能源汽车零部件,我们早投产早占机,这样的高效服务,我们很欢迎。”在江苏省泰州市姜堰区政务服务大厅,江苏太平洋精锻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新项目负责人霍彦乐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近年来,姜堰区致力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坚定“项目为王、环境是金”的发展理念,深化“放管服效”改革,加快转变政府职能,提升政务服务水平,锻造了高质量发展“强磁场”。

放权赋利,企业办事更方便。

“工作人员服务如此专业和贴心,令我惊喜和感动,我只要到一个专区,就可以享受‘一站式’服务,不到半天拿到营业执照、公章和所有涉及税务事项的结果,太高效便捷了!”办完所有经营手续的市民陈瑜珊对企业“开办专区”窗口服务竖起了大拇指。 

企业群众的需求,是党和政府的最大追求。审批权限下放后,企业咨询、办证更方便了。

去年,姜堰区建立“一证准营”行业综合许可制度,174个事项实现“秒批秒办”,审批服务“一点登录、一网通办”。“项目管家”全生命周期服务系统启动运行,项目建设平均提速10%以上。推行“申报承诺制”便捷个体工商户登记,获得国家市场监管局认可,被司法部列为参评的典型案例。

今年,姜堰区继续优化政务流程,进一步压缩企业开办、项目审批、不动产登记和纳税服务办结时间。企业开办从承诺的1个工作日缩短到0.5个工作日办结,办结率为99.98%。0.5个工作日内办结项目立项,30个工作日内领取施工许可证。全面叫响“淼速办”服务品牌,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异地就医、社保登记等高频民生服务事项99%网上办理。个人全生命周期、民生、市场准入3大类72个事项“一网申报、并联审批”。6大类行政权力、公共服务事项办理时限压缩95%,与4省6地签订“跨省通办”协议,82个服务事项实现“异地可办”。完善区镇(街道)村(社区)三级便民服务体系,80项公共服务事项线上办,84个事项实行帮办代办,个体工商户、农民合作社、食品小作坊登记等民生事项“就近办”。

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数字赋能全面提升了政务服务标准化、智能化、便民化水平,一流的营商环境,释放着竞相发展的创新创业活力。

纾困解难,项目推进更顺利。

“项目建设上出了问题,没想到,项目管家来了真管用,以后,企业遇到再难的事都不是事了。”谈及今年6月23日工程规划许可证完成变更,环球传动泰州有限公司总经理汪浩夸赞当地办事效率高。 

作为省市重大投资项目,环球传动泰州有限公司扩建的环球传动链条、链轮、精密轴承制造项目总投资5亿元,占地100亩,建设厂房5.2万平方米,项目建成达产后,预计年销售收入5.5亿元,入库税收2500万元。

今年6月18日,环球传动泰州有限公司扩建项目在领取工程规划许可证后,发现因高速路天桥工程红线北移,原规划中厂房距离扩建路道约3米,存在严重安全隐患,项目方需重新调整规划方案,时间紧迫。当时“项目管家”系统显示“红色”预警,项目管家、姜堰经济开发区投资促进部副部长戚爱军获悉后,第一时间深入企业、排出问题,与相关部门沟通协调、寻求对策,仅用了5天时间就通过了规划变更方案审批,企业对此非常满意。

为确保重点项目顺利推进,今年2月份,姜堰区出台《姜堰区优化营商环境20条2.0版》《关于深化项目建设“五比五突破”争当高质量发展排头兵的实施意见》,完善相关政策。用好做实“项目管家”平台,92名项目管家对应131个项目,提供项目“全生命周期”服务,精细化管理项目建设节点,线上“分段推进、分色显示、交办提醒、实时监督”,线下“现场协调、集中会办、跟踪问效”。重大项目工作群内,项目管家服务到家,“有求必应、随时有应”,第一时间帮助项目单位破解难题,切实推动项目早开工、早投产、早见效,以项目之实促发展之稳。

总投资50亿元的中车交通超级工厂项目、42亿元的衡川锂电池湿法隔膜二期项目、40亿元的乐堰无针注射器械及疫苗生产项目、30亿元的太平洋新能源汽车轻量化关键零部件、差速器、变速箱齿轮研发生产项目……着力培育壮大新能源、智能制造、新型材料等“四新”产业集群,众多大项目好项目在姜堰落地生金、茁壮成长。

监督护航,投资兴业更舒心。

“这个政策非常人性化,我们企业信用修复之后,刚刚参加了一次招投标活动,顺利中标,特别感谢你们。”9月20日,姜堰区一家建设有限公司负责人陈先生向区发改委信用科工作人员连连谢道。

前段时间,陈先生的公司参与一次招投标时被告知,在“信用中国”网站上存在失信信息,如不及时修复,企业将面临经营危机。得知区发改委信用科也发来提醒信息,陈先生立即向其提交信用修复申请,在区发改委信用科与有关部门对接指导下,公司征信在“信用中国”上“造血再生”。

这是姜堰区创新监督护航方式、保障企业合法权益的举措之一。

今年,姜堰区强化信用体系建设,专项整治突出问题,辅导21家行政处罚企业和18家失信被执行人,消除不良信用记录607条。疫情期间,开辟不见面“绿色通道”,指导帮助200多家企业完成信用修复。

推进“暖企”“清风”护航工程。出台《姜堰区纪检监察系统监督护航一流营商环境“五项规范”》,明确岗位职责、监督检查、线索处置、追责问责、容错纠错五个方面具体内容,严肃查处损害营商环境问题。优化专员服务机制,确定218名服务专员挂联549家企业;组建“政务服务找茬团”,选聘28名营商环境“特邀观察员”找茬挑刺,倒逼服务效能提升,今年以来,累计走访435家企业703次,共协调办理诉求43条。

探索包容审慎执法模式。推行“柔性执法”,细化“首次不罚”清单;建立“企业免扰”机制,分级分类监管。完善商事司法保障机制,提升执行合同质效,实现“简案快审、类案专审、难案精审”;60名员额法官和法官助理挂钩重点企业,企业法律服务队伍,开展“法企同行”活动。高质量运行“人才金融港”和高层次人才“一站式”服务中心,全区40名优秀企业家获颁三水英才卡,享受就医、入学、出行、金融等多方位的绿色通道服务,各类人才在此创业无忧、大有作为。

企业如鱼得水,项目千帆竞发。时下,姜堰各地蓬勃发展新动能,投资兴业热潮涌动。今年1至8月,姜堰区新发展市场主体8017家,总量突破10万家。

营商环境“优无止境”、“磁场”强劲。泰州市政协副主席、姜堰区委书记方针表示:“‘海纳百川,百鸟归林’。姜堰区将立志打造一流营商环境,激发市场活力和创新力,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为奋进‘十四五’聚势赋能,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泰州市姜堰区融媒体中心记者  王宝华

757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