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堰新闻
2025年05月18日
新闻详情-首页

泰州市姜堰区:打造“水陆空”一体化溱湖湿地生态新景观

2022-10-04 10:51:28 姜堰新闻网

喜欢溱湖,理由很多。被誉为“世界上最大的水上庙会”的溱潼会船节“嗨翻”碧波荡漾的溱湖,可读、可听、可看、可游。

与溱潼会船节相媲美的,是溱湖国家湿地公园。

入秋以后,在泰州市姜堰区溱湖国家湿地公园,一幅天蓝水绿、树木葱郁、鸟语花香的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画卷,吸引了一拨接一拨的游客在这里游玩,“打卡”拍照。

美丽溱湖,生态湿地。十年来特别是近年来,姜堰区坚持“生态+”发展方向,擦亮“生态好”的区域品牌,按照“生态优先,突出重点,保护利用,持续发展”的原则,厚植生态湿地底色,筑牢生态屏障。先后投入50多亿元,打造“水陆空”一体化湿地生态新景观,加快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新版图。

从2012年以来,姜堰区连续实施了三期湿地恢复工程。即:植被修复工程,木本植物修复工程,水生植物修复工程。溱湖岸边区域通过点缀和沿岸列植相结合的方式,配置了娜塔栎、池杉和墨西哥落羽杉树种,打造湿地乔木滨岸带,实现“堤岸陆生植被——水陆过渡植被——水生植被”合理有效的过渡,形成结构合理、功能健全的湿地植物群落。

选用土著沉水植物如苦草、金鱼藻、竹叶眼子菜、菹草等和土著浮水植物如睡莲、野菱、芡实、荇菜等进行沉水、浮叶植物修复和重建。累计恢复森林湿地近万亩,栽植各类耐湿树木650多万株,水生植物180多万株,恢复本土绿地近30万平方米,建成了以溱湖为中心的景观生态林、湿地森林公园和湿地种苗基地。

湿地是“地球之肾”,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幸福天堂”。据溱湖国家级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站野保宣教员张明介绍,溱湖国家湿地公园以水、湿地、生态为主题,园内的湖泊、河流等占景区总面积的37%,现有各种植物153种。野生动物97种,其中有麋鹿、扬子鳄、丹顶鹤等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多样性的生物湿地,独特的湿地风貌已日渐成为各种鸟类和野生动物最理想的栖息地。每年冬季,10万只候鸟在溱湖安家栖息,“万鸟云集,千鹭飞起”成为溱湖湿地的又一景观。

近几年,姜堰区把厚植生态底色作为践行“两山”理念的重要抓手,出台湿地公园高质量发展20条。及时启动实施公园附近商住户油改电工程,在每个景点都安装了充电桩,景区内14条游览彩船、17条旅游线的车辆全部改成电瓶船、电动车。同时还对沿湖及上游地区的26家污染企业和畜禽养殖场进行了搬迁,投入资金对溱湖国家湿地公园内纵横交错的河网、沟塘进行了疏浚,并通过大面积退耕还湿、退渔还湿等多种手段推进生态修复。

溱湖湿地已真正亮起来,活起来,火起来。(顾宇鸣 王清 段中富)

883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