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堰新闻
2025年05月17日
新闻详情-首页

泰州姜堰: 聚焦“四大”领域,奏响“康养名城”发展时代之歌

2022-12-26 09:39:42 姜堰新闻网

百闻不如一见。当你来到泰州市姜堰区,这里一套“养眼套餐”让你心旷神怡,泛舟湿地溱湖,漫步特色田园乡村,寻找都市繁华的诗情画意;这里一套“养生套餐”让你回味无穷,姜堰大米、溱湖簖蟹等一批无公害绿色农产品,食出健康美味;这里一套“养福套餐”让你好运连连,天目山遗址“西周江淮第一城”、“世界水上最大庙会”中国溱潼会船节等让你领略传承之福;这里一套“养神套餐”让你元气满满,吃一碟姜堰早茶、挥一杆高尔夫、尝一桌溱湖八鲜、泡一趟“三元温泉”,让你享受“康养名城”慢食、慢城、慢生活的闲适安逸。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近年来,姜堰区锚定“康养名城”功能定位,聚焦四大领域,精准布局具有姜堰特色的大健康产业链,奏响了“康养名城”发展时代之歌,“宜居姜堰”成了这座名城最鲜明的底色。

构筑大健康产业“增长极”,释放“康养名城”新动能

日前,姜堰(上海)大健康产业投资说明会在上海成功举行。现场签约大健康产业项目38个,总投资近164亿元,项目涵盖医药及医疗器械、绿色健康食品、生态旅游、公共卫生和康养服务等多个领域。

这为姜堰区打造大健康产业示范发展先行区、全国绿色有机食品生产基地、国内外知名医养康旅慢生活目的地注入强劲动力。

近年来,姜堰区把大健康产业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制定了大健康产业“投资指南”,出台了《大健康产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聚焦中医药、绿色食品、生态旅游、医养服务等重点领域,打造特色鲜明的产业高地,依托现代农业产业示范园、溱湖旅游度假区等载体,加快构建以溱湖生态康养核为引领,古罗塘医养融合、里下河生态观光、通南文化休闲农业“三区联动”,健康科技产业基地、绿色食品产业基地、旅居康养基地“三地协同”的空间发展格局,创新发展以现代中成药为重点的医药及医疗器械制造业,集群发展以优质稻麦、精品果蔬、特色水产、优质畜禽精深加工及保健食品、特医食品、调味品等重点绿色健康食品制造业,形成独具特色的“医药食游”四大健康产业。力争到2025年,大健康产业规模突破200亿元。

夯实大健康产业“硬支撑”,打造“康养名城”新引擎

姜堰区围绕“健康制造业+健康服务业”的产业方向,全力以赴攻项目。投资约50亿元的大型旅游综合体项目,占地1000亩,涵盖“吃住行游购娱”等各类设施,集文化旅游、休闲度假、娱乐购物、高端居住等版块功能于一体。投资约10亿元的溱潼会船旅游风情小镇项目占地230亩,建设民居客栈、船屋船餐、民俗文化展示馆。依托这一优势,今年国庆期间,三水街道小杨村旅游收入近10亿元。

“最美金姜堰,幸福水天堂。”姜堰区投资5亿元,着力打造高端医养综合体项目,以康养派游为基础,导入特色专科的高端医疗,锻造“医、药、养、食、游”全链条大健康产业,在潼里新街、鹊仙岛建设集餐饮、娱乐、购物、休闲等功能为一体的综合体。支持苏中药业、康健医疗等本地骨干企业增资扩产,乐威医药、长禾胶囊等企业建立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创新平台,加快上海离岸孵化基地建设,打通产业创新链。

深化健康城市建设,完善以中天护理院、高端医养综合体为代表的多元养老服务,新建村卫生室110家,改扩建36家,建成“江苏省示范村卫生室”42家,让“康养名城、宜居姜堰”的形象更立体、更具辩识度。力争到2025年,旅游接待1000万人次以上,旅游收入超40亿元。

强化大健康产业“聚合力”,营造“康养名城”全生命周期

“以一流服务,催生康养名城一流生产力。这几年姜堰区通过机制改革,实现了政务服务不打烊,项目审批‘一表清、一网通、一次办’。”姜堰区行政审批局局长黄晖这样说。

政策出台即落地,达标即享受。围绕大健康产业,姜堰区大力推进专班服务,成立区级大健康产业发展工作领导小组,统筹协调产业培育、项目推进等工作,形成党政齐抓、部门跟进工作格局,先后出台了优化营商环境20条,促进高质量发展20条等惠企惠才政策。抢抓国家和省战略政策交汇叠加机遇,积极上争专项支持,区级层面设立1亿元产业引导基金,推行定制化、个性化的“一企一策”,同时根据大健康产业发展特征,创新推进康养名城建设“揭榜挂帅”项目,发挥“项目管家”、“企业专员”作用,全面升级加码“一对一”优质服务,全力营造大健康产业“全生命周期”的支持环境。

如今,姜堰区正举全区之力做强大健康产业,围绕以医药高新区为主体的健康服务极、以金融中心、文化中心为支撑的金融商务极、以高铁站为核心的高铁枢纽极,叫响绿色康养休闲城品牌,串起“康养名城”特色发展“珍珠链”,把姜堰建成诗情画意桃花源、诗和远方打卡地。(鲍连华 潘  俊  段中富

717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