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泰州市姜堰区:集体有“钱景”,村民尝“甜头”
“以前村里搞集体经济总是找不到门道,现在有了方向,大伙动力更足了,日子肯定会越来越红火。” “只要村集体有钱了,我们村也会越来越好。”……这是泰州市姜堰区大伦镇各村村民共同的心声。

今年以来,姜堰区大伦镇坚持把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作为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突出组织引领、创新联建模式、强化人才培育,不断促进村集体经济发展提质增效,提升百姓的获得感、幸福感,让乡村振兴的路越走越宽。
突出组织引领,吹响“冲锋号”

成立村集体经济发展工作专班,定期研究村级集体经济发展路径,把该项工作纳入对村年度目标考核、党建述职评议和评先选优的重要内容。督促各村结合自身资源禀赋,制定2023年村级经营性收入目标实施方案,邀请行业专家、职能科室负责人对各村发展目标、增收思路举措、“两社”联动项目情况逐一过堂,帮助各村进一步明确思路、细化举措。
村集体在家门口干事业,不仅仅发展壮大了村集体经济,也为村民带来了更多的实惠。
桥东村与永发(江苏)模塑包装科技有限公司进行“村企联建”,通过厂房出租、物业服务等形式,提高资产利用效益,拓宽增收渠道,让村集体经济“活水长流”。
“以前,我们只能四处打零工。现在村里成立了物业服务公司,我在家门口就业既能照顾到家,还收入稳定,再加上分红,一年能挣三万多元。”桥东村村民许春莲口中的物业服务公司,是由该村党组织牵头、村合作社控股成立的泰州市万润物业管理有限公司,公司吸纳村内富余劳动力就业,为辖区内企业提供物业服务,每年为村集体增加收益约14.7万元,直接带动10人就业。
创新联建模式,激发“强动能”

按照“地域相近、产业相促、供需相似”的原则,将全镇15个村党组织与15家规上工业企业进行“一对一”结对。组织引导企业负责人到村挂职、村年轻干部到企业管理岗位跟班学习,共同策划举办党建活动。整合村企资源,拓展合作空间,引导联建企业通过合同定购、产业转移、来料加工、定牌生产等形式,在联建村建立原料供应基地,发展家庭作坊式配套产品加工,实现资源共享、利益共赢。
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关键和基础。“在镇党委支持引导下,我们与泰州永弘医用敷料有限公司开展‘村企联建’,村里闲置房多,我们计划装潢2间毛坯门房,约100平方米,并购买相关机器,用作医用辅料代加工。”茆戚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王志元介绍说,这样不仅可以激活闲散劳动力,同时也能增加村集体收益。预计可增加就业岗位20个,上交村集体年收益约6万元。
强化人才培育,撬动“新路径”

注重从本土毕业大学生、返乡创业和致富带头人等群体中选拔村党组织书记,选优配强村“两委”班子,着力打造一支懂经营、善管理的村干部队伍。面向社会发布“共富合伙人”招募令,选聘第一书记、村集体经济发展顾问,帮助村党组织创新思路、引进项目、抓实产业、探索投资。持续深化“星伦计划”年轻干部培养工程,借助周六大讲堂、青苗突训营等载体,邀请名师专家、乡土人才专题授课,引导镇村干部看典型、学做法、启思维、谋发展。
坚持“输血”与“造血”相结合,大伦镇把扶持壮大集体经济项目作为“强引擎”和“硬支撑”的重要手段,因地制宜,精准谋划项目。如今,村域资源“活”起来了,集体经济“壮”起来了,群众腰包“鼓”起来了,大伦镇各村的集体经济正结出一个个“硕果”。
大伦镇将继续为发展壮大集体资产谋思路、下功夫,让村级集体经济“活起来”,让更多村民在家门口就能增收致富,感受到村集体经济的“甜头”。(黄文婧 赵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