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泰州姜堰:一份墨迹斑斑的档案,讲不尽的“中国儿童号”故事
牛皮纸的封皮卷起了毛边,一份墨迹斑斑的档案至今“躺”在江苏省泰州市姜堰区实验小学的档案室里,这份珍贵的档案记载着70多年前师生们“糖果换飞机”震惊全国的故事。

在六一国际儿童节到来之际,记者视频连线了当年参加“糖果换飞机”的校长、老师和学生代表,他们讲述了当年捐献“中国儿童号”飞机的精彩细节。
周立仁,江苏泰兴人,现居住在南京,时任姜堰实验小学校长。90开外的他,说起话来十分精神,当年发动师生捐献飞机的动人场景又浮现他的眼前。

“朝鲜战场‘联合国军’没日没夜地轰炸中朝军队的运输线,中国人民志愿军完全没有制空权。1951年6月1日,中国人民抗美援朝总会发出了‘捐献飞机大炮’的号召。第二天早操课上,面对全校师生,我提议,‘同学们,让我们省下糖果钱,为前线捐献飞机,做爱国爱党的少年儿童’。”
据周立仁回忆,当时师生们很兴奋,有的捐出了银脚镯,有的自发省下早点钱、文具钱,捐了出去。拾麦穗、捉鱼虾、捡废铜烂铁、摘野果……一切都是创收渠道。
当时的少先大队长姚家齐现定居上海,谈到“中国儿童号”,话匣打开了。
“当时学校很热闹,我帮老师组织捐赠和登记,多了不少陌生的面孔,有的捧着储蓄罐,有的拿着玉镯子,有的掏出钱放下就走,那场面真是激动人心。”
刘奶奶的真名叫刘喜凤,当年的场景她沥沥在目,她说,“糖果换飞机”,一辈子也忘不掉,也不知道当时捐赠的劲是从哪里来的,她和同学们一起敲锣打鼓做宣传,她所在班级的同学每人捐出1分钱,全班捐了3角多。钱不在多与少,那种家国情怀、热爱祖国的精神让人感动。

大手牵小手,捐赠几乎每天都有,不到一周,姜堰实小就捐了10万元。这个数字与买一架飞机相差甚远。周立仁有了一个更狂的念头:号召全国的小朋友行动起来,共同捐一架“中国儿童号”飞机。
说干就干,总不能让战火烧到鸭绿江。周立仁娓娓道来:“我连夜写好倡议书,落款为‘苏北泰县姜堰小学全体儿童’。6月5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全文播出倡议书,6月6日,《人民日报》头版全文刊登。‘糖果换飞机’很快在全国各地儿童中传开并迅速扩大影响,姜堰实小共收到121封来信。”
据墨迹斑斑的档案记载,向全国发出“捐飞机”倡议后,原本3个月才能筹到100万元的资金只用了一个月。这笔钱立即送交到县里抗美援朝分会,作为购买“中国儿童号”飞机的专项资金。

眼下正在热播的电视剧《跨过鸭绿江》,也记录了当年全国人民捐赠的热情。周恩来总理在向毛泽东主席汇报时说,据中国抗美援朝总会统计,到1951年9月,全国共捐9970亿元旧币,可购买2481架飞机。毛主席听后,很是高兴。
当年参与“糖果换飞机”的师生,有的已临近百岁,有的己离开人世。但这段历史穿越时空70多年,始终叫人难以忘怀。
“如今,民富国强,需要孩子省下糖果钱捐飞机的时代过去了,但这种爱国精神永远不会过去,激励一代又一代人奋发图强。”全国政协委员、现任姜堰实小校长高金凤语重心长地说。
姜堰实小北街校区有一处捐机园,中央矗立着一座“中国儿童号”捐机雕塑,女童高擎飞机模型,面向蔚蓝天空,飞机上印有“中国儿童号”的字样,不远处停放着一架按原型机比例定制的实体飞机模型。

为培养孩子“童心向党,做强国有我好少年”,姜堰实小专门把“糖果换飞机”的故事作为每年学生的“开学第一课”。当年发出捐献“儿童号”飞机倡议的旧址,成了孩子们最爱去的地方。
高金凤说:“今天的孩子对当年‘糖果换飞机’的故事并不陌生,学生们绘制‘儿童号’百米长卷,自编自排自演‘捐飞机’话剧,阅读‘儿童号’口袋书,从中体会爷爷、奶奶、叔叔、阿姨们当年的爱国情怀。”
泰州姜堰是有着光荣革命传统的英雄城市,北京“老虎团”在解放姜堰战斗中,与姜堰人民结下了深厚情谊,每年“八一”前夕,姜堰慰问团都到北京“老虎团”叙说革命友谊,高唱《勇敢队之歌》,这首歌在姜堰热唱了80多年。
“国家需要什么,就去做什么。”当年的大队长姚家齐的孙子姚元受到爷爷的熏陶,国家在人工智能方面人才缺口近500万人,他鼓励孙子报考人工智能专业,为国家作贡献。
那年河南省遭遇极端暴雨灾害,姜堰实小策划发动学生捐款捐物,在网络群里征集意见,很快点赞的表情刷屏淹没。

“姜堰小学好儿郎,人小斗志强,自愿节省糖果钱,捐购飞机美名扬……一架‘中国儿童号’,飞驰朝鲜上战场……革命传统永弘扬,青出于蓝胜于蓝,一代更比一代强!”这首《中国儿童号》歌曲是姜堰区专门谱写的,这首歌唱响一座发展之城。如今在姜堰,“中国儿童号”已经成为全社会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的精神支柱。不少有志青年奔赴军营,荣立二等功、三等功的功臣多了去了,姜堰区每年都组织送喜报上门慰问。全区中小学学生每年参加省级、全国技能大赛都获得殊荣。
“接力传承儿童号精神,给孩子植入红色基因,把他们个人的梦想融入到国家发展大局中,让他们成为既有‘世界眼光’,又有‘家国情怀’的好少年,是我们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最终目的。”高金凤幸福的神态写在脸上。(高海迪 段中富 鲍连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