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堰新闻
2025年05月15日
新闻详情-首页

泰州市姜堰区:走好“致富路” 奏响“振兴曲”

2023-06-16 11:08:35 姜堰新闻网

6月上旬,走进泰州市姜堰区梁徐街道桥黄生态园,农户们戴着手套正在清理杂草,忙得热火朝天。

为进一步推动村级集体经济提质增效,加快乡村振兴步伐,近年来,姜堰区梁徐街道桥黄社区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抓手,整合原有资源,因地制宜种植水稻、大豆、小麦等特色经济作物,进一步发展壮大集体经济。2022年社区集体经营性收入达209.07万元。

找准定位,锁定“方向标”。社区成立泰州市桥黄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注册了“双社”品牌。以“集体控股+干部参股+农户入股”的经营模式,种植小麦30亩,水稻14亩,大豆18亩,果园41亩,水面养殖15亩。2021年初,经过市场调研,社区决定采取“鸭稻共作”的生态农业生产方式,探索秸秆还田、以台鸭除草捕虫、鸭粪还田的绿色种养模式,在水稻种植时,投放200只鸭子,从而有效增强土地肥力,减少水稻病虫害。“鸭稻共作”既可以生产优质、绿色稻米,又可以使鸭肉品质更加优良。

提供岗位,推动“家门口就业”。党建引领产业兴,关键一点就是要让老百姓得到实惠,桥黄生态园的初衷就是让农民增收,实现共富。“现在在桥黄生态园上班,平均下来每个月能有2000块钱左右的工资。”桥黄社区一组居民干秀芳说。目前社区与当地居民建立稳定的用工关系,将剩余劳动力转化为富裕动力,已累计推动30余名农户在用工旺季灵活就业,帮助居民实现“家门口”增收。

创新模式,打造“有机大米种植”。高端农业,选育良种是根本。今年,桥黄社区专程向江苏省农科院“拜师”请教,最终选定种植“南粳46号”水稻原种,通过原种育苗,从源头上保证了稻米的高品质。桥黄又依靠科技,全面推广使用绿肥、有机肥,并采用无人机植保等先进手段,不断提升田间环境,为稻米高质量生产打下坚实基础。桥黄社区党总支书记刘群说:“今年我们深入践行‘四敢’要求,找准市场,创新模式,3月份已聘请第三方进行有机大米认证,按规定3年内可通过认证,努力打造特色农业品牌新亮点,加快实现‘桥黄大米,香飘万里’,走好乡村振兴新‘稻’路。”(俞瑶 陈媛

1153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