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堰新闻
2025年05月15日
新闻详情-首页

泰州市姜堰区:从“水中央”到“奔四方”,一个推动梦想的地方

2023-06-17 10:31:13 姜堰新闻网

浓情6月,刚落成的2000米钓位虚席以待、滨水而建的蒙古包正在内装,村庄“外衣”描绘童话世界……走进泰州市姜堰区俞垛镇春草村,一幅美丽的水乡图景跃入眼帘。

近年来,俞垛镇春草村拓展资源优势,发力农文旅产业,打造新时代高品质鱼米之乡,激活了一湾碧水。

自然之“垛”,筑梦水中央

俞垛镇春草村是浮在里下河水面上的村庄,全村1883人,16个村民小组,2300亩耕地、2600亩水面,河港纵横、沟塘成片,自然形成了72块垛田。

“新四军曾在这里打游击,垛田好藏身,革命故事多。”今年85岁的村民周广才,他和老伴从小在这长大,白天耕种,夜晚捕鱼,因为村里没工厂,水质好,现在每天还能捕10多斤鱼虾呢。

周广才说,春草村水产业有千年历史,荒滩草地多,大人小孩都会取鱼摸虾,每到农闲,木船、小划子穿梭河沟港汊,热闹欢腾。

近年来,春草村整治村庄环境,将村民住房、公共建筑外观和桥梁栏杆刷成红蓝两色,在凤凰嘴垛和钱丰园垛设置了风车、稻草人,融入规划布局,与民居垛田相映成趣,景色旖旎。泛舟河上,星星点灯,渔歌唱晚,一处魂牵梦绕的乡愁之地。

江海之“舵”,闯荡大世界

昔日村民舟楫出行,如今的春草村人,从小船到大船更新迭代,在大江大河里奔向四方。

今年56岁的曹俊松,“玩”船20多年,现驾驶的“俞垛8068号”属于第三代,是一艘1000吨级化学品液货船,去年起在长江沿线城市间装运食用油。“一个星期到码头,全年四五十个航次,每年纯收入50万元左右。”曹俊松说,他聘用了一名船长一名轮机长,每人年薪十多万元。

像曹俊松的千吨级运输船舶,春草村共有5艘奔腾在大江南北,另有17户村民驾驭数百吨级的船只,在江浙沪一带运输建材。他们闯荡世界赚得财富反哺家乡,把资金、信息带回家,共同投资新领域,助力家乡长远发展。

业态之“多”,“挥竿”向未来

2019年,春草村建成江苏省垂钓基地,成为炙热的垂钓打卡地。小鱼竿“钓”出文旅大产业,春草村围绕“智慧村居”“田园品鲜”“沟港鱼韵”“垛湾垂钓”主题板块,精心绘制共富画卷。

春草村的大兵垂钓中心,周末钓友超过百人,一天净收入达800元,现在,每口鱼塘承包金提高了4倍,许多养殖户还抢着加盟垂钓中心,承包到期重新发包,预计村集体收入可增加15万元。

返乡创业大学生卓鹏程,去年创办生态农业发展公司,建成了仓储15万吨的稻米加工厂,产、加、销一条龙,吸引本村20人就业。今年5月份开始打造“水草之夜”民宿,傍水建设六座蒙古包,提高接待档次,吸引更多外地游客休闲度假。

春草村社会事业同步跟进。居家养老、红白家宴、留守关爱三大中心相继建成。路边小品雕塑憨态可掬,随处可见“幸福塘”“金字河”。90后村官丁智主持的“泥土香气”“草眼精神”联络站,帮助村民销售大米、鱼虾蟹鲜等特产。

“举办一场钓鱼赛,选手通常会停留3天以上,吃住行都能带来经济效益。”春草村党总支书记马顺介绍,垂钓区总长2.3公里,核心区600亩,投资150万元,全部建成后,预计年产值达到30万元,每年吸引游客1.2万人次。下一步,将大力发展水上休闲、精品民宿、观光度假等,释放磁吸效应,形成以旅兴农、城乡互动的乡村旅游发展新格局。

水乡春草走出深闺,推动梦想,正实现着“可玩可造梦、多彩又多业”的发展理想。(王宝华 陈勇华)

973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