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泰州市姜堰区:“一码三联双减”精准高效救助困难群众
近日,泰州市姜堰区溱潼镇的网格员在走访中发现一户低保家庭发生重大变故,该户家庭父亲因突发脑溢血离世,母亲是视力二级残疾,孩子读高中,家里一下子失去顶梁柱,生活陷入困境。网格员立即为这个家庭申请救助,通过绿色通道,扫码填写相关信息,该户家庭一周内就领取到了临时救助资金。

这样的救助速度在姜堰区已经不是特例,今年以来,姜堰区通过不断改革创新救助工作的方式方法,以成熟的“132”(一码三联双减)工作机制,将救助中的“人找政策”转化为“政策找人”,为困难群众提供精准高效的救助服务。
救助事项“一码通办”。依托泰州智慧救助平台移动端应用,在区、镇(街)、村(居)三级为民服务窗口张贴社会救助掌上申请二维码,困难群众无需了解具体政策,只需扫码即可申请所有救助事项,工作人员完成核查核对后,将困难群众基本信息、核查情况、家庭经济状况核对报告、已享受救助情况等信息推送至相关救助管理部门落实相关专项救助。目前,全区共受理申请1700余条,通过低收入人口认定656人,落实专项救助1224人次。
救助服务“三个联动”。镇村联动。收到困难群众救助申请后,镇(街)民政工作人员在24小时内通过智慧救助平台进行派单核查,由镇(街)社会救助服务站(慈善工作站)联合村(居)人员进行入户核查,指导困难群众填写诚信申报承诺书和家庭经济状况核对授权书,核实群众遭遇困难情况。部门联动。根据困难群众家庭人员状况、经济状况和遭遇困难情况,依托泰州智慧救助管理平台,实现民政、教育、人社、卫健、医保、住建等部门联动救助。社会力量联动。在镇(街)慈善社工站建立社会服务资源清单,整合民政部门政府购买救助、养老、辅具租赁等服务,链接慈善、保险、就业、家庭签约医生等资源,针对困难群众实际需求提供优质高效救助服务。
办理环节“两个压减”。压减证明材料。依托社会救助家庭经济状况核对系统,将证明事项纳入部门间信息共享,困难群众申办社会救助只需“一证一书”。压减办理时限。在省、市相关文件的基础上,充分挖掘智慧救助平台跟踪监管功能潜力,优化低收入人口认定工作流程,将办理时限压减到15个工作日(不含系统核对时间)。
下一步,姜堰区民政局将持续依托“132”工作机制,切实发挥好社会救助的救急解难作用,确保符合条件的困难群众应保尽保、应救尽救,兜牢、兜准、兜好民生底线,托起群众稳稳的幸福。(冀芳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