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堰新闻
2025年05月15日
新闻详情-首页

泰州市姜堰区:深入推进“民族团结进步+”融合发展

2023-07-20 10:08:34 姜堰新闻网

近年来,泰州市姜堰区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集全区之智、举全区之力、鼓全区之劲,构建“党委研究谋创建、政府出招抓创建、部门齐心促创建、社会同向助创建”的工作格局,形成推进示范区创建的强大合力,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绘就了姜堰民族团结的最美画卷。

抓教育、聚共识,凝聚民族团结“向心力”。

强化理论学习。坚持民族工作理论政策纳入区委、区政府重要议事日程,纳入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站(所)和“红石榴家园”布展内容,纳入校园日常教学内容,纳入区委中心组学习和区委党校常态培训内容“六个纳入”,面向各族群众开展专题培训、现场教学20余场。

强化宣传引领。定期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月”“民族宗教政策法规宣传月”活动,定期通过新媒体推送民族政策法规,定期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

强化责任落实。将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列为年度重点工作项目,列入党委(党组)书记抓统战工作责任制实施细则,建立部机关挂联镇街工作机制和网格化综合社会治理网络,明确相关部门、镇、村工作责任三张清单。

抓服务、促发展,架起民族团结“连心桥”。

多听民众所呼。实施“红石榴”队伍建设行动,在全区13个镇街“红石榴家园”,10家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学校设立少数民族专门服务窗口,建设“红石榴”志愿服务队、宣讲小分队等,实现各族群众社保、医保、养老、教育等事项“一站式服务”,已累计为少数民族群众提供服务350余次,解决生产生活、就业就学等问题30余件。

多促民生发展。大力支持民族地区各族群众来姜就业创业,与云南丽江市建立“红石榴就业行动”双边协议,达成就业意向30多人;与鄂温克旗缔结友好城市,签订《友好城市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召开合作交流暨招商推介会;华丽公司成立了少数民族班组,朱宣村形成以回族妇女刘英为创业典型示范,双墩社区建立对口少数民族妇女就业帮扶的草莓种植基地,全聚泰企业建立起与甘肃文县定向用工渠道,吸引44名藏族同胞来姜就业。

多解民生之困。动员统战人士与少数民族低收入家庭、学校教师与少数民族学生结成帮扶对子,对口救助、“输血”扶志,帮助2户家庭甩掉贫困帽子,区名僧大德慈善协会成立六年来累计为全区240户少数民族困难家庭捐赠帮扶资金110多万元。张甸镇以“解语花”少数民族妇女扶助项目,先后被国务院表彰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荣获第五届全国志愿服务展示交流会“金奖项目”和全国学雷锋志愿服务“最佳志愿服务项目”等。

抓创建、树品牌,走出民族团结“特色路”。

标准化打造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学校。全面推进民族团结进步教育进班级、进家庭、进课堂、进书本“四进”活动,开设各学段不少于12课时民族团结进步专题课,鼓励支持城西等4家学校开发示范课堂、微课及活页教材等课程资源。目前,2家学校获评省级“红石榴家园”,10家学校获评市级“石榴籽家园”。

精品化建设“红石榴家园”。拓展提升“红石榴家园”宣传教育、联谊交友、活动体验等功能,成立红石榴书屋、户外实践基地等。今年来,各“红石榴家园”开展“红石榴杯”篮球比赛、座谈联谊、书画摄影等活动20余场。

系统化推进示范区创建。举办“凤城石榴红 堰上汇同心”泰州市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月启动仪式。把示范区创建融入社会各阶层,成立“红石榴家园”联盟、石榴籽工作室联盟、民族特供餐饮联盟、红石榴学校联盟和红石榴企业联盟“五大联盟”,以点带面,群策群力,全面推进示范区创建工作。

下一步,姜堰区将进一步巩固创建成果,深入推进“民族团结进步+”融合发展,新建一批“红石榴”就业示范基地、民俗文化展示馆和青少年民族团结进步教育课外实践示范点等,促进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拥抱在一起,奋力谱写姜堰区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发展新篇章。

1247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