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泰州市姜堰区:“网格联新”助力“网事网议”更有效
“唐家汪东北角那块杂草丛生,蚊虫很多,又挨着吴陈路,太影响我们社区形象了,要是能整治一下就好了。”7月6日,在泰州市姜堰区梁徐街道周埭社区六组议事亭,新的社会阶层代表人士和网格二的居民代表们就网格内的大事小情畅所欲言。

今年以来,姜堰区梁徐街道新联会以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为抓手,以打造“网格联新”创新品牌为契机,持续依托网格规范化阵地集群建设基础,立足基层治理资源要素整合,不断延伸拓展阵地运用实效,致力在新的社会阶层人士“同心助力”社会治理创新实践中,开辟一条适应基层的治理新路径。
精网微格,“网事网议”有去处
“网格联新”作为梁徐街道新联会关于“网事网议”创新品牌的基层探索和诠释,旨在通过构建“1+1+N”(“同心助力”社会治理工作室+网格驿站+网格议事微阵地)阵地议事格局,全面激活“网格发起、驿站会商、同心办结”的议事征询脉络,助力推进网格内的议事治理机制集成融合。
自该街道周埭社区“同心助力”社会治理工作室建成以来,社区依托主阵地和微阵地,将意见征询触角延伸到群众家门口,累计收到群众意见、建议63件,其中涉及百姓生活诉求大多数是村庄环境整治、道路拓宽、河道管护等。梁徐街道新的社会阶层人士、周埭社区“同心助力”社会治理工作室主任邢海峰表示,有了阵地,老百姓协商议事就有了去处。
融智融法,“网事网议”有力量
“我们家附近的沟塘塌坡严重,暴雨天气,因河道狭窄导致排水困难时有发生。”在官野社区“网格联新”议事会上,居民代表张卫华表示沟塘塌坡不仅危及群众的生产生活,也制约了农村经济和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
群众心声是“第一手”的社情民意。得知该情况后,梁徐社区“同心助力”社会治理工作室将改善农村河道环境列入年度“网事网议”重点议题,多次召开“网格议事会”、村民代表会,组织议事人员采取“会议协商与现场勘察协商”相结合的方式,实地查看项目现场及周围环境,进行方案比选、研究讨论。
在项目方案制定过程中,街道新联会、司法所共同参与指导梁徐社区河道整治工作,帮助讨论解决整治工程中难点堵点,社区充分采纳街道水利站、社区“同心助力”社会治理工作室法律顾问的法律建议,有序推进该项目建设,确保项目合法合规合理。
“最后,我们会通过社区居务公开栏和电子屏,全方位公示项目实施全过程,主动接受社区居民的监督,有效提升居民群众的幸福感和满意度,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社区治理新格局。”官野社区“同心助力”社会治理工作室主任周春表示。
近年来,梁徐街道新联会各社区加大议事资源整合,充分吸收法律服务者、新农人等行业人员力量,联合联动网格员、微网格员等网格核心力量,为网格内群众提供全过程、全领域的智力支持和法律咨询服务,全力构筑协商议事“第一现场”,网格治理“第一关口”,切实做到“群众事、群众议”,小事不出网格、大事不出社区。
联心安心,“网事网议”有成效
“坚持议事不出网格,居民们坐下来就能谈,有时间就要议,网格的事就是最紧要的事。”该街道新联会会员,邢家社区“同心助力”社会治理工作室主任、网格中心主任周华鸿表示。作为交叉任职最具说服力的代表,身兼多职的他倡导“网格联新+网格治理”双线工作模式,“要充分尊重和鼓励网格居民主动参与基层治理,关系到群众切身利益的事务,他们更有发言权。”
该街道充分汲取“网格联新+网格治理”两种模式优势,深化新阶层人士助力网格议事制度,拓宽居民参与社区事务、向社区建言献策的渠道。同时,聚焦网格内居民群众最关心、最现实、最直接的民生问题,不断延伸“‘同心助力’社会治理工作室+网格驿站”双阵地触角,形成“社区引领、群众主导、网事网议”的议事闭环。
接下来,梁徐街道新联会将深化“网格联新”品牌打造,通过“网格阵地融建、资源力量融合、协商议事融进”三个维度,进一步发挥“精网微格”最大效能,让“网格事在网格议,网格矛盾在网格解决”,真正确保“有困难请联系我,有问题请咨询我,有建议请告诉我”的网格服务承诺得以精准践行。(卜培 陈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