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泰州市姜堰区:花卉种植赋动能 乡村振兴迈大步
每天上午9时,光照达到最强的时候,泰州杰杰高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负责人张杰电脑上的综合环境监控云平台立即发出警报,提示光照数值已达到临界值,随后遮阳设备自动启动,显示闭合状态,保证大棚内的光照强度在正常范围。此时,工人们无需动手,只需查看设备运行情况,便可以继续忙活,减少了劳动量。张杰自豪地表示,他现在一个人就可以管理好所有花卉种植工作。

泰州市姜堰区顾高镇现代园艺产业园杰杰高花卉生产基地是该区第一家运用数字农业技术进行花卉生产的主体,配套立体化可移动苗床,购置控温控湿设备,开发智能化可视交换控制系统,将连栋大棚打造成数字化智能温室,将控制设施、水肥浇灌、温湿光精准检测纳入一张“网”管理,实现农业生产标准化、数字化、智能化。
该生产基地2021年成立,是姜堰区首家花卉培育基地,年产蝴蝶兰、绣球等种苗40万株,以及成品蝴蝶兰15万株,亩产值超20万元。2022年,为了让花卉生长环境可知、可控、可塑,张杰凭借高超的自动化技术水平,对大棚内原有的设备进行数字化改造,经过1年努力,在8000平方米的大棚内架设了数字化农业系统。该系统可以采集并实时记录最少两年的各项气体、温湿度、光照、气象、墒情等一系列农业生产中所需要的因子参数,根据生产过程实际需求,将采集到的因子数值转化为启停各类控制设备的阈值。

张杰说:“运行之后不需要专人值守,到了一定的数值后会自动启动相应的控制设备来保证室内的恒温、恒湿以及光照要求。使用该系统以后,正常的花期生长周期缩短20天,对花期的再嫁期延长15天,光照对花卉的生长质量有很大的改善作用,太高太弱都不行,对肥料和药品的使用节约15%到20%。设备都用电,因为能精准计算启停时间,电力节省能达到30%,亩均收益能提高10%左右。”
从靠经验种地到靠科技种地,数字技术为农业生产插上腾飞的翅膀。张杰在运用掌握好数字农业系统后,积极将这一技术向其他种植领域推广,目前已经为姜堰菌菇产业园、甸上人家等多家农业企业架设数字农业系统。他希望不断提高农业生产效率,让越来越多的农民尝到甜头,为农业生产注入源源动力,为乡村振兴带来澎湃活力。
张杰说:“数字农业系统最大的优势是在原有硬件设备上进行优化改造,大大降低改造成本。花一个工人的工资就能改造一个数字农业系统,改造后给生产带来很多帮助,也能提高产品品质。”
姜堰区顾高镇乡村振兴志愿者王璐婕说:“作为一名乡村振兴志愿者,希望能推广这种新型智慧农业方式,帮助更多的人,为乡村振兴贡献力量。”(陈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