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泰州市姜堰区:“同心”筑共富 “两社”联振兴
“自从我们孙吉的生姜形成规模生产,我们的口袋越来越鼓,日子越过越红火啦……”近日,在泰州市姜堰区淤溪镇孙吉村“共富车间”上班的李大爷笑着说。

为充分发挥统一战线智力密集、联系广泛的优势,积极推动“两社联动”模式实施,强化共建共赢,泰州市姜堰区淤溪镇孙吉村积极探索以“‘同心’筑共富,‘两社’联振兴”为主题的工作品牌,找准社会所需、群众所盼和统战所能的结合点,创新“乡村振兴合伙人”经济模式,奏响了一曲豪迈的“共富之歌”。
孙吉村水土资源优渥,盛产优质生姜,当地村民古法炮制的咸生姜更是一绝,很多外地人慕名前来购买。
“过去我们村生姜产业规模小,都是外地商户来地里收,加上运费开支大,到农户手里的钱自然少之又少。自打村里与引进的生产制作企业建立合作后,我们的生姜亩产提高了,从生产到制作到包装出售一条龙,成功打响了孙吉特色咸生姜品牌。”孙吉村党总支书记王小平说。
实现共同富裕,工业化是必由之路,那么如何实现工业化呢?淤溪镇着力构建“企业、集体、群众”三方合伙共赢平台,按照“共同经营乡村”的理念,建立长期合作的利益共同体,针对村企双方发展需求,建立利益联结机制,确保合伙共富长效化。

强化领导聚合力,通过多方力量,制定出台惠企、惠民政策,为合伙双方提供政策支持。要素保障强支撑,通过乡村振兴项目招标,精准发布供需信息、合作意向等,实现信息整合共享;建立“乡村振兴人才库”,强化技能培训,培养乡土技能人才。严督实考保成效,将“两社联动”项目纳入年度高质量发展综合考核,量化考核村企社会效益情况,有效促进各项工作高效开展。
与此同时,镇村两级还注重发挥行业商会、新联会作用,织密“民营企业+合作社+共富车间”共富网,探索出一条车间运营、农民参与劳动、村集体增资的同心协力促振兴之路。“从家到车间3分钟就到了,耽误不了照顾老人。”在孙吉村“共富车间”上班的村民李大妈说,每月2000多元的收入让她很满足。
王小平自豪地说:“看着生姜产业蓬勃发展,村民们的生活好起来、富起来了,我们村干部感到高兴。我们也将全心全意为来孙吉村发展的企业提供支持,保障产业长效发展,实现共同富裕!”
下一步,姜堰区淤溪镇将进一步凝聚统战新力量,画好最大“同心圆”,积极引导企业投身共富事业,助力乡村振兴。(陈宁霞 张亚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