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泰州市姜堰区:倾力打造科技招商示范区
日前,在泰州市2023年科技·人才活动周开幕式暨科技招商大会上,姜堰开发区荣获多项荣誉,表明开发区聚焦打造科创新高地、理顺体制机制、统筹推进实施科技创新赋能等工作受到充分肯定。

近年来,姜堰开发区坚持“项目为王”理念,深化“科技+招商”“人才+招商”“产业+招商”融合发展,以链式发展激活园区产业“聚变效应”;在科技招商上更加注重对创新要素的引入,通过产业创新基金、科创载体平台、公共服务平台、大院大所合作等方面不断集聚创新资源,形成蓬勃向上且可持续的创新生态。
开辟科技与资本融合招商新模式。开发区积极探索“拨投结合”机制,创新提出将用于项目研发的财政资金在项目进行市场化股权融资时转化为相应的投资权益,成为泰州首家、目前唯一打通“拨投结合”项目落地全过程的开发园区。2022年10月,区政府与泰州产研院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共同设立规模2亿元的“重大项目拨投结合资金池”。为打通后续省市研究院“拨投结合”项目落地“最后一公里”,开发区专题出台《科技创新项目拨投结合管理办法》,明确引进和投资一批科技含量高、成果转化快、市场前景好的高新技术企业,向省、市产研院推送海内外高层次人才团队3个、有效项目信息4个,其中芳纶涂覆隔膜等项目正式立项。

此外,开发区借助泰州未来基金,撬动晶优新能源、杰太光电、源泰电子3个项目落户园区,合计投资金额3.4亿元。3个项目均属新能源、新基建产业,符合本地主导产业发展方向。今年8月23日,开发区与普华永道举行战略合作签约仪式。双方就园区产业体系建设展开交流,在强化特色产业链、扶持重点产业链、打造产业链招商、打通产业链上中下游等议题上达成基本共识,进一步优化园区产业布局、完善招商引资方案。
打造以载体平台为特色的招商“窗口”。目前,开发区建有院士工作站3家、博士后科研工作站4家、国家企业技术中心2家、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5家、省重点实验室1家,并建成上海万石离岸孵化科创中心、深圳离岸创新中心,依托“离岸孵化创新飞地”集聚人才、技术、资本等创新资源,推进产业链、人才链、资金链等创新要素无缝对接。围绕科创项目落地服务,园区重点打造中国(泰州)智能安全应急产业园,建有12万平方米高标准现代化厂房、8万平方米公共配套设施,配备10亿元专项扶持资金,成为“国家安全应急产业示范基地创建单位”,智能消防安全应急产业初具规模。

此外,园区先后成立泰州姜堰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开发区人才之家,引入市场专业力量,搭建市场化引才服务平台,通过实施引才市场化、资源清单化、服务集成化的3项创新举措,建立“代办员+项目服务重点工作”模式,打通“科技+人才+项目”快速落地绿色通道。今年6月21日,开发区举办“长空之王,粽情山水”青年人才主题活动,邀请青年人才共度端午佳节。青年人才们编织五彩绳、艾草挂件,观看电影《长空之王》。中来光电的青年人才表示:“此次活动让我们感受到了姜堰尊才、爱才、敬才的浓厚氛围以及对人才的重视和渴望!”
联通大院大所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大院大所是科技人才的“强磁场”,开发区借助企业、科技镇长团、人才市场专业机构等多方力量,常态化组织企业与高校院所联动互通、对接洽谈、项目路演等活动,进一步拓展政校企三方合作,交流互动频次逐年攀高,不断做优做强人才培养、科技合作、成果转化,让“高校所能”和“企业所需”实现无缝对接。
开发区组织重点企业外出参加“泰州日”等招才引智专场对接会12场、举办“2+1”产业领域人才项目路演28场、带动30多名专家联系服务企业、签订高质量产学研合作协议40份……推动一批“揭榜挂帅”项目落地;为太平洋精锻引进国家级海外人才2名,获国家级人才项目资金奖励300万元;吸引哈工大、南京理工、江苏大学等多所省内外高校近500名大学生来企业开展实践实习活动;搭建“企业放榜-政府引导-专家揭榜”产业创新共同体,指导30多家重点企业与东南大学、南京理工大学等高校建立合作关系,开展科技攻关20多项。(杨奇 姜亚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