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泰州市姜堰区:搭建涉企政策资金集成服务平台 让“暖商热土”近悦远来
“长期聘用一名电工,我们负担不起,现在好了,通过‘梁家荟’找到了一名共享电工,有问题随叫随到,彻底解决了后顾之忧。”吴晓伟是泰州市姜堰区梁徐街道一家公司的车间主任,最近这段时间由于新设备投入运营,公司需要改造电路。然而,公司没有固定的电工,这让他很头疼,这时手机上一个叫做“梁家荟”的小程序帮了大忙。

去年以来,姜堰区梁徐街道优化整合当地30多家电力电气企业,创新打造“一盟两会”(即电力电气行业发展联盟、梁徐街道商会以及专家委员会)服务机制,同时打造“梁家荟”微信小程序,架起企业、政府、专家三者之间的沟通桥梁,盘活闲置人力、技术、设备等资源,实现资源共享、市场共建、利益共赢。
天力铁芯是姜堰区梁徐街道龙头企业,去年上了一台横剪线设备,投入使用后,工作人员反映设备存在安全隐患,工作效率不高。“一盟两会”邀请南京工业大学的专家团队上门指导,解决技术难题,使得企业生产效率提升10%。

截至目前,“一盟两会”已经共享技术人员10多名、通用技术设备5台套,帮助商会企业压降成本300万元。梁徐街道党工委书记左丞说:“不断深化‘一盟两会’服务机制,助力‘双电’企业做细做精、做优做强,助推企业拓展产业优势、科技优势、人才优势。”
在优化营商环境的同时,姜堰区搭建涉企政策资金集成服务平台,变“企业找政策”为“政策找企业”。在去年建成并投入使用的“堰商汇”平台上,企业可以一站式完成各类区级政策的匹配、咨询、申报。

为进一步开拓市场,泰州樱田农机制造有限公司抓紧改造部分厂房。再过一段时间,2000平方米的厂房将安装上智能航车、无人生产线等设备。届时,企业生产效率将实现质的飞跃,而人工成本则大幅降低。泰州樱田农机制造有限公司董事长周金俊说:“这些设备能精准地定位每个工位,快速提取工件。以前装1台机器需要15个人工,以后只需要3个人工。”
转型升级需要资金投入,初步估算,这处厂房改造的花费超过300万元。如何让企业“轻装上阵”?姜堰区娄庄镇制订《2023年度经济发展激励意见》。对照政策,泰州樱田农机制造有限公司将在设备投入方面获得一定比例的补贴。另外,意见在人才招引、科技创新、转型升级等方面给予资金、政策等支持。娄庄镇经济发展局副局长董志林介绍:“比如在申报项目或者参加创新大赛等方面,不管最终结果如何,我们都给企业一些补助,目的就是激发他们干事创业的积极性和热情。”
近年来,姜堰区相继推出优化营商环境20条2.0版和3.0版、政务服务“淼速办”“不打烊”等系列举措,不断激发民营经济发展活力。全区设立1亿元战略性新兴产业担保基金池,去年新增授信694笔金额27.1亿元;开展“民企服务月”活动,走访民营企业500多次,帮助解决问题80多个。(鲍仁 顾皓 陈媛 缪雨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