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泰州姜堰:以“民生温度”提升“幸福指数”
新增城镇就业7900人,新增学位1630个,接受政府购买居家养老上门服务超3.7万人……一件件落地有声的民生实事,折射出姜堰的“民生温度”,泰州市姜堰区正用心用情用力写好这份“民生答卷”,让人民群众获得实实在在的幸福感。

一座幸福的城市必有鲜明的民生底色,回眸2023年,姜堰区聚焦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以民生实事项目推进为抓手,围绕学有所教、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等方面,精准对接百姓需求,不断增进民生福祉,把“关键小事”办成“民生大事”,16项区级民生实事项目全面完成年度目标,进一步兜牢民生保障底线,提升公共服务水平。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姜堰区三水街道锦联社区夏筠筠待业1年多,从邻居口中得知社区设立“家门口就业服务站”便赶去咨询,在工作人员的帮助下找到了合适的工作岗位。站点靠着群众建,服务跟着群众需求走,服务站针对不同人群采取“线上+线下”的模式向居民发布企业用工需求,让居民在家门口就能实现就业。

2023年,姜堰区建成三家富有特色的标准化“家门口”服务站,打造“姜好就业”标准化零工市场,新增城镇就业7900人,实现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5400人,累计发放各类保障金1.5亿元,低保精准救助率、残疾人补贴精准发放率均列泰州市第1。

教育是民生之基,姜堰区锚定“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目标,推进“教育立区”发展战略,持续优化教育资源,姜中西校区、二中文体活动中心等7个新改扩建项目有序推进,城西实验学校等5个项目工程竣工,新增学位1630个,“双减”经验获教育部推介,入选省智慧教育样板区培育区。

近年来,照护3岁以下婴幼儿普惠托育服务需求急速增长,为此,姜堰区大力发展普惠托育服务,将普惠托育机构建设纳入“我为群众办实事”项目,城区15所公办幼儿园试点开展托管服务,建成省级普惠托育机构、示范社区托育点各1家,新增托位220个。
“一小”连着“朝阳”,“一老”连着“夕阳”,都是关乎千家万户的民生大事。

在姜堰区罗塘综合为老服务中心,几位老年人围坐桌边,一边吃着午餐,一边聊聊家常……这是一家集嵌入式养老机构、爱心食堂、老年活动中心等功能于一体的康养平台,让群众切实感受到民生的温度和幸福的质感。

去年,姜堰区实施家庭适老化改造304户,安装智能看护设备500户,建成泰州市首家智能化市民食堂,接受政府购买居家养老上门服务老人超3.7万人,获评省级首批居家社区养老服务网络示范区。
医疗事业发展关乎民生福祉,是重要的民生工程、民心工程。

姜堰区溱潼人民医院创新搭建一个中心、一个平台、一个团队、一个诊室的“医+养+康+护”的老年健康管理模式是该区打造“15分钟健康服务圈”的一个缩影,有效支撑了家庭医生团队服务下沉,高效促进优质医疗资源城乡均衡化,让高水平医疗服务“触手可及”。

姜堰区持续在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上下功夫,入选“全国医养结合示范县(市、区)建设单位”,中医院新院区、蒋垛卫生院新院区等项目扎实推进,溱潼人民医院获评国家级县域名院、泰州唯一,中医院创成苏中地区首家县级三级甲等中医医院,省卫生镇实现全覆盖,坚定不移当好群众健康“守门人”。
民之所需,行之所至。在奋力谱写“强富美高”新姜堰现代化建设新篇章的道路上,一项项民生工程、一件件民生实事,不断为民生“加码”、为幸福“提速” 、 为生活“添温”,越来越清晰的民生图景温暖着大家的内心,彰显着更有质感的“民生温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