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泰州姜堰:跨界河湖,因河长制而美
日前,泰兴、姜堰交界河湖共管共治推进会在泰州市姜堰区召开,两市(区)积极探索创建跨界河湖治理保护工作机制,以河长制工作作为推动河湖水生态环境改善的重要抓手,促进跨界河湖水环境治理保护持续向好。

跨越不同行政区划,一直是河流生态治理的难题。如何打破“楚河汉界”,形成上下游治理合力?近年来,姜堰区锐意创新,加强与邻市(区)河长办互动互联,积极探索河道治理创新机制,打破行政区域壁垒约束,推动上下游、左右岸、干支流联防联控联治,积极探索跨界流域治理新路径。
以强化履职为基石,压实责任。筑牢责任体系,强化日常监管,增强边界河长工作主动性,细化边界河湖管控目标与措施,定期开展座谈会,共同探讨边界河湖治理良策,形成定期协商、协同管理、信息共享、责任追究的机制,推进河湖长制工作向纵深落实,切实把河湖环境管理保护落到实处。

以统筹治理为核心,精准施策。坚持“一盘棋”理念,姜堰区持续强化区域、部门和行业之间的统筹协作,明确各方职责,科学调度,系统治理;切实加强对河湖治理的监督和法制保障,加强沟通协作,形成强大治水合力,着力解决上下游、左右岸及边界真空河段管护等老大难问题,实现协同治理系统升级,促进跨域河湖生态环境长效治理。
河长制以协同联动为导向,创新举措。为进一步改善水域岸线生态环境,姜堰区创新举措,与南通海安、盐城东台等地签订跨界河道联合河长制工作协议书,建立交界河道联合会商、联合巡河、联合治理、联合执法、联合监测、信息共享的联合河长制新模式,共同解决跨界河湖管控中存在的堵点、难点、痛点,切实消除交界河道管理的盲点、真空、死角。

2022年9月,姜堰区与海安、东台联合召开三地边界河湖共治共管联动推进会,共同探讨边界河湖治理良策,合力推进水环境改善,守护好跨界河流一汪清水。与会人员实地巡查溱东镇夏龙村青夏砂石场西侧青夏河、娄庄镇X304三兴桥(上下游交界河道)、大伦镇申扬村姜海大桥(左右岸交界河道)等边界河湖现状,并及时交流边界河湖管护存在问题以及下一步工作打算,确保跨界河湖呈现河畅、水清、岸绿、景美的景象。

“上下游联动的治水模式打破区域壁垒,形成协同作战、齐抓共管、治理有效的合力局面。”姜堰区水利局总工程师黄宏斌表示,下一步,姜堰区将进一步学习周边地区水环境整治的好经验、好做法,积极联合组织开展观摩学习,共同提高河道治理能力和水平,加快形成河道共治共享新格局,不断扮靓边界河湖幸福底色,以良好的水生态环境普惠民生福祉。(黄文婧 徐纪元 周颖 邵阳 陈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