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堰新闻
2025年05月03日
新闻详情-首页

泰州姜堰:绘美三水地 福漾溱湖湾

2024-08-15 09:50:28 姜堰新闻网

泰州市姜堰区位于长三角一体化都市圈和江淮生态经济区交汇点,是地域风貌独特、人文历史璀璨、诗意田园交织的三水汇聚地、锦绣桃花源。近年来,姜堰区深入学习“千万工程”经验,探索释放“溱湖”名片效应,以“湖”为核心,南拓北延,东融西联,积极打造溱湖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示范片区。

此片区涉及3个镇街、16个行政村(居),66个自然村,总规划面积80.06平方公里,片区内拥有省级宜居宜业和美乡村7个,力争年内再创省级宜居宜业和美乡村8个。同时,姜堰区力争利用两年时间,以溱湖湿地为核心,以古镇村居为依托,以资源提炼为抓手,统筹全域一体规划,推动片区内共建共创,形成“窑韵”“古读”“舟耕”“渔作”“菇植”的“五区”引领振兴格局,促使片区旅居环境、品牌影响、乡风文明、幸福指数全面提升,农、文、体、康、旅跨界融合,集中描绘水色清奇、传承悠久、文化独特、渔产丰富、科技兴农的“里下河地区和美生活中心”现实模样。

绘美三水地,福漾溱湖湾。片区内打造以洲南村古砖窑文化为底蕴的“溱窑古韵文化区”;以湖南村、湖西社区、湖北村、溱湖湿地景区、溱潼古镇等区域为主的“乐隐湖湾休闲区”;以万亩溱湖湾稻米示范方为支撑,青蛙乐园等为景点的“稻里水乡体验区”;以冯庄渔业产业园为支撑、蟹田共养示范基地等为样板的“渔见溱湖发展区”;以菌菇产业链为支撑、菌菇连片集群为风貌的“高质菌菇植作区”。

在打造示范片区过程中,一是统筹推进村庄建设,筑牢片区骨架支撑。做好片区内1个社区的生态重点保护,引导其余15个村居年底创成省级和美乡村;重点打造车行、骑行、舟行、研学四条主题路线,打通片区空间活力脉络;依托姜溱河等四大主干河道,形成生态渗透共富带,打通资源要素流通脉络。二是发展壮大资源特色,锻造产业驱动引擎。放大片区内稻米、渔业、菌菇等农业产业优势,构建独具产业规模、地方特色的功能发展区;立足溱湖砖窑文化、湿地风貌等禀赋,拓展旅游、康养、研学等多种业态,打造一二三产融合的产业体系。三是突出打造标志品牌,培植溱湖标签引力。持续提升“姜堰大米”“溱湖簖蟹”等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的质量和内涵,着力打造“溱湖湾”等片区大品牌;不断叫响“三水菌菇”“溱湖菱角”“溱湖莲藕”“贝贝南瓜”“河横葡萄”等特色农产品品牌,多方位活化“溱湖标签”。四是优化配套服务设施,提升旅居幸福体验。健全片区内公共服务基础设施,营造“便民利民”的舒适体验;高标准推进户厕改造、垃圾清理、沟塘整治等“靓村”工程,营造“美丽宜居”的幸福体验;集成构建“3+4+N”智慧片区格局(3个数据运营中心、4个可视化大屏、N个智慧乡村设施),营造“科技引领”的创新体验。五是坚持共建共治共享,实现全域一体发展。深化运用清单制、积分制等先进乡村治理工具,强化党建引领、全民参与,降低乡村治理成本,提高治理效能,实现文明乡风、淳朴民风。

为确保工作落地落实,姜堰区将工作项目化,项目清单化。目前,已经排定项目152个,总投资22.5亿元。项目逐一明确了责任单位、资金来源、完成时限,有力有效推进片区建设。

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示范片区创建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先行先试”,也是未来农村的发展方向。溱湖湾建设是姜堰区发展历程中的有益探索和实践,该区全力以赴将丰富的资源优势转变为厚重的经济实力,奋力在乡村振兴的赛道上先声夺人、占领高地。(周春明)

601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