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堰新闻
2025年04月26日
新闻详情-首页

‌镇街一周看点|不负好春光 奋进正当时

2025-03-31 09:58:22 来源:江苏姜堰

随着融融春意蔓延,三水大地处处焕发着盎然生机。这一周,各镇街紧抓干事创业的黄金时节,在明媚春光里奋楫争先,招商引资靶向发力,项目建设热火朝天,人居环境不断改善,安全生产抓紧抓牢,和美乡村建设持续推进,立足实际、真抓实干,以新担当、新作为全力实现首季“满堂彩”。

开发区(三水街道)

>>>党建引领聚合力 和美乡村展新颜

为加快推进乡村振兴战略落地见效,近日,三水街道党工委书记唐军、办事处主任朱荣率队赴大杨社区开展乡村建设专项督查,实地走访、听取意见、现场办公,指导推进省级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创建工作。

近年来,大杨社区以融入溱湖湾特色田园乡村示范区建设为契机,强化党建引领,聚焦村民需求,在科学规划、设施提升、服务优化、生态治理等方面精准发力,全力打造乡村振兴示范样板。唐军在督查中强调,要广泛调研,充分听取村民意见,对村庄的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生态环境保护等规划进行论证完善。要加大投入,完善交通、水利、污水管网等基础设施,以及停车场、文化广场等便民设施,补齐硬件短板。要优化服务,聚焦教育医疗、医养结合、文化体育等,从多元投入、设施提档、资源整合、数字化赋能等方面提高公共服务水平。要强化治理,持续推进农村垃圾治理、污水处理和农业面源污染防治,以改善人居环境扮靓幸福乡村。

高新区(罗塘街道)

>>>干字当头  凝心聚力

日前,罗塘街道(高新区)党工委书记缪杰明召开街道(园区)书记办公会,会商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激励方案、搬迁遗留、城市精细化管理、智慧社区建设、基层治理“巡诊家家到”行动实施方案等近期重点任务,研究并讨论推进过程中遇到的难点问题,确保各项工作按序时进度推进。

对于村集体经济发展,缪杰明强调,要以“多干多得、少干少得”为导向,重点支持农业产业化、农产品精深加工、村级固定资产建设利用,促进集体经济多元化发展,打造具有罗塘特色的集体经济激励模式,实现集体经济与乡村振兴协同发展;对于城市精细化管理,他指出,要打造好南北大街、人民南路、长江东路、兴姜大道及富源路等市容管理示范路,并以点带面推动全域形象提升,赋能城市发展;对于搬迁遗留问题,他强调要凝聚合力,加强部门联动,做到合理诉求解决到位,政策疑虑解释到位,疑难问题攻坚到位,确保公平和谐推进,加快完成搬迁扫尾工作;对于基层治理“巡诊家家到”工作,缪杰明指出,要坚持问题导向,全面起底基层社会矛盾,形成清单,逐一解决,以切实成效,不断增强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开创基层社会治理新局面。

梁徐街道

>>>凝心聚力办实事 笃行实干促振兴

近日,梁徐街道党工委书记毛贤惠走访调研16个社区,通过实地察看、听取汇报等形式,详细了解社区集体增收、民生实事和人居环境等重点工作情况。

2025年,街道各社区要在集体增收上求突破,始终把集体增收作为第一要务放在心上、抓在手上,找准找实壮大增收的支撑点和发展路径,用好用活激励政策,做大做强“牛”经济特色,充分盘活闲置资产、沉睡资金,不断激发集体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在民生实事上真抓实干,早谋划、早实施、早见效,高标准高质量实施纬十路东延、江村特田、中心河小流域治理、户厕改造等民生项目,持续加强普惠性、基础性和兜底性民生服务,切实做好“一老一小”“一残一困”群体的帮扶工作,书写更有温度的民生答卷。在人居环境上下真功,找准自身优势和不足,科学规划,完善配套设施,补齐功能短板,开展扒翻种植、乱堆乱放等专项治理,构建共建共治共享新格局,确保环境整治工作常抓不懈、取得实效。

天目山街道

>>>外出学习拓视野 考察取经谋新招

近日,天目山街道办事处主任王耀明带队赴南京进行实地考察学习。在秦淮区小西湖、石榴新村等地考察参观城市更新项目,就老旧小区改造、基层社会治理等方面深入交流。

王耀明指出,要学理念、拓视野,激活城市更新“方法论”。城市更新是提升城市品质、增进民生福祉的重要抓手。要以此次学习为契机,广泛吸收先进的城市更新经验,拓宽视野格局,切实将学习成果转化为实际工作成效。要剖问题、攻难点,打造民生工程“样板间”。要结合本地实际情况,主动查找差距,立足群众需求、功能提升、住房安全等重点任务,有序推进官庄老集镇居住区、府北三期安置区等民生项目建设。要建机制、促长效,构建共建共享“新格局”。要站稳人民立场,充分运用好“镇街吹哨、部门报到”机制,引导更多的社会主体力量参与,真正把民生工程建成民心工程,为区域城市发展贡献天目山样板。

装备园区(白米镇)

>>>油气装备产业“链”动首都

3月27日,姜堰(北京)油气及海工装备产业投资说明会在北京成功举办。会上,装备园区(白米镇)与上海大学力学院、曙光华阳与中原管具、大冶特钢、上海大学、西安摩尔签订五方协议,将联合攻关深水钻采装备“卡脖子”技术。

装备园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白米镇党委书记丁小虎表示,要积极探索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融合的实现路径,依托曙光、国民油井等链主企业延伸产业链,深化与中海油等企业对接合作,打造高端钻采设备产业集群;充分发挥名人能人纽带作用,借力在外企业家资源网络拓展招商渠道,打好“本本招商+链式集聚+科技赋能”组合拳,健全“基础研究—技术攻关—成果转化”全链条创新体系,持续提升招商引资实际成效,为油气装备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劲支撑。

度假区(溱潼镇)

>>>探千年文脉,绘水乡新篇

3月25日,溱潼镇召开以“寻溱记——探千年文脉,绘水乡新篇”为主题的农文旅融合发展大会。会上发布了《2025年溱潼镇乡村振兴“333”行动计划》、24个行政村、涉农社区农业农村资源清单、溱潼镇年度文旅大事记等内容,并启动“寻溱记”推介行动。

溱湖旅游度假区党工委副书记、溱潼镇党委书记、农业园区党工委书记宋华卿表示,溱潼镇将以农文旅融合为基点,迈向溱潼高质量发展的新未来。以“为何而谋:不羡他乡寻胜景,深耕故里焕新颜”“何以可为:自有芳华深巷里,远客争相踏歌来”“何以致远:风物长宜放眼量,策马扬鞭再奋蹄”三问三答的形式,与在场嘉宾共商未来。他表示,今日溱潼,已然成为“水巷石桥皆入画”的诗意家园;来日之溱潼,定将崛起为“千帆竞发势如虹”的向往之城。推动农文旅深度融合发展,是时代赋予的历史使命。溱潼镇将持续融空间,破界织网,全域成景;聚业态,多元共生,客源如潮;集众智,三方聚力,品牌共铸,为姜堰区冲刺“千亿” 目标注入强劲动能,共同谱写现代化建设的崭新篇章。

顾高镇

>>>一线走访强服务 深耕特色促振兴

日前,顾高镇党委书记戴兰兰带队走访辖区特色农业产业项目。

一行人先后到蝴蝶兰培育基地、羊肚菌培植基地等项目现场,实地走访种植大棚、生产车间,查看作物长势、设施配套、产品加工及市场销售等情况,并与基地负责人深入交流,详细了解市场前景、扩产增效、未来规划等,共同探讨可行建议和优化路径。

戴兰兰强调,产业发展是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全镇上下要持续加大对农业项目的重视程度和投入力度,培育壮大具有顾高特色的鲜明产业,为乡村振兴注入新的活力。要发挥特色优势,做强产业支撑,立足镇域资源禀赋,深耕花卉种植、菌菇培植、农产品精深加工等特色赛道,推动“一村一品”培大育强,做响“土特产”文章,形成具有顾高辨识度的农业产业集群。要聚焦科技赋能,激活创新引擎,深化与科研院所合作,探索运用“数字+农业”“电商+基地”等模式,不断优化种植技术,提高农产品的产量和品质,增强特色农产品市场竞争力。要强化联农富农,夯实共富根基,提高农民收入是乡村振兴、产业发展的根本,各村要进一步发挥示范引领作用,通过“村+企业+农户”的合作模式,以订单农业、技能培训、入股分红等方式,让越来越多的农户实现家门口就业,切实提升满意指数和幸福指数。

蒋垛镇

>>>聚力项目建设攻坚,冲刺高质量发展“开门红”

开局决定全局,聚焦方能聚力。为进一步明确目标、鼓足干劲、强化攻坚,近日,蒋垛镇召开了工业经济和项目建设条线会议,会议调度了一季度高质量指标考核指标进度,项目建设进展和重点工作推进情况等。镇党委书记仲明就全力推进“开门红”明确了具体要求、提出了解决方案。

仲明在讲话中重点指出,经济工作既是社会发展的压舱石,更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引擎。他强调,要全力打好“当头阵”,锚定“全区前列、组内第一”的发展目标,立足“持续推进工业经济走在前、争头名”的总基调,围绕从“怎么看、干什么、怎么干”三个维度系统谋划全年经济工作,拿出只能进不能退的拼劲、只能紧不能松的韧劲、只能胜不能败的狠劲,为“千亿姜堰”勇争先、作贡献。要全力构建“坐标系”,立足蒋垛“红色文旅+高温耐火材料+现代农业”的复合型产业基底,对标对表周边同类地区的发展趋势,正视镇村干部队伍中存在的项目招引经验不足、经济数据分析能力偏弱等现实问题,再紧发条、再鼓干劲、再强措施,持续巩固“稳”的基础、积蓄“进”的力量。要全力实现“开门红”,聚焦三大突破方向实现能级跃升,在项目建设、指标赋能、服务质效上求突破,坚持“机制创新+能力提升+作风转变”三位一体协同发力,建立“周交流、月点调、季观摩”三级联动体系和“垂直响应”通道,树牢“项目唯实、工作求实、作风扎实”的工作理念,积极下沉走访企业,切实以作风转变保障发展质效提升,以首季“开门红”的良好态势,为全年“满堂彩”赢得优势。

大伦镇

>>>大伦镇督查安置区施工进度

日前,大伦镇党政主要负责人带队到申扬、安置区二期、三期以及运粮安置区等施工现场,督查工程施工进度及安全生产管理工作,现场协调解决工程建设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并对下一阶段工作提出明确要求。

镇党委书记田志春强调,安置区建设是关乎群众切身利益的重要民生工程,要以更高站位、更大力度,按下工程建设“快进键”,跑出高质量发展“加速度”。要牢固树立“安全生产,重于泰山”理念,坚持“零容忍”原则,强化安全保障举措,加强施工现场标准化管理,全力抓好安全生产各项工作。要全力推动建设加力提速。抢抓当前施工黄金期,在确保安全和质量的前提下,紧盯既定目标任务和时间节点,实时优化施工方案,倒排工期、挂图作战、压茬推进,满足群众“安居梦”。要强化各类要素保障。相关条线部门要进一步增强紧迫感、责任感,加强调度,做好跟踪,主动靠前服务,及时协调解决各类问题,保障工程建设高效有序推进,为辖区社会事业发展作出贡献。

张甸镇

>>>锚定目标强作风 鼓足干劲抓落实

日前,张甸镇召开3月重点工作调度推进会,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作风建设和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的重要论述,传达了关于中央、省、市、区委有关文件和会议精神,研究部署了本镇学习教育工作,并对建材行业整治、项目招引建设、违法建设防控等全镇重点工作进行再调度、再推进、再落实,进一步增强紧迫意识、压紧责任链条、落实重点任务、提升推进效能,为完成各项目标任务提供有力支撑和坚实保障。

镇党委书记王志刚强调,要提高站位,以更大格局、更宽视野来谋划张甸今年的重点工作,时刻牢记目标定位,提升抓落实的自觉性;要锁定目标,紧跟脚步,用一个个“小目标”奠定全镇“总目标”的基础,推动各项工作形成领先态势,提升抓落实的精准性;要强化实干,坚持问题导向,敢啃“硬骨头”,敢挑“硬担子”,敢攻“硬任务”,提升抓落实的执行力;要团结协作,树立大局意识、团结意识,加强部门、村(居)的协调联动,相互支持、相互补台,提升抓落实的战斗力,以归零的心态、翻篇的姿态、奋发的状态,全力干好接下来三个季度的工作,推动张甸高质量发展走在前列。

娄庄镇

>>>谋划重点扬风帆,勇毅笃行谱新篇

3月29日,娄庄镇党委书记王建祥牵头召开重点工作推进会,相关负责人交流重点任务、重点项目、重点工程完成情况,并分析问题不足,制定整改措施,确保全年工作任务圆满完成。

王建祥强调,重点要再突出,坚持“大抓经济、大抓产业、大抓项目”不动摇,抓住向上向好的势头,继续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以“敢拼敢抢”的姿态推进重点项目,力争每个项目早竣工、早投产、早见效,为高质量发展奠定坚实基础;思路要再拓展,坚持“走出去”与“引进来”相结合,加强工作研究、拓宽工作视野、打开工作格局,借“他山之石”、琢“己身之玉”,确保各项工作有起色、有亮点、有突破。状态要再提振,要有“不待扬鞭自奋蹄”的拼劲,真正动起来、紧起来、跑起来,突出招商引资、项目建设、乡村振兴等重点工作,一项项推进、一件件落实,奋战每一天、打好每一仗,为年底决胜积累优势、抢占先机。队伍要再加强,“建设经济重镇”关键在人、核心在人,要合理分工、压实责任、强化督考,有计划有重点地做好年轻干部培养,用好用实“烟墨讲坛”,加快打造一支能适应发展要求、担当历史重任、引领时代潮流的干部队伍。

淤溪镇

>>>凝心聚力绘蓝图  实干笃行谱新篇

3月29日,淤溪镇第十九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八次会议胜利召开。来自全镇各行各业的71名人大代表齐聚一堂,建言献策,共商共谋淤溪高质量发展新蓝图。

会议听取和审议了2024年镇人民政府工作报告、2024年镇人大主席团工作报告,书面审议了镇2024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和2025年财政预算草案的报告,票决了镇2025年民生实事项目,选举产生了镇长1名、镇人大主席1名、副镇长2名,并举行新当选人员宪法宣誓仪式。

淤溪镇党委书记潘春桃代表镇党委对大会的胜利召开表示衷心祝贺,并对今年的工作提出四点意见,坚定政治立场,衷心拥护“两个确立”,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精神上来,沿着总书记指引的方向勇毅前行;锚定发展目标,紧紧围绕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全力以赴推动经济建设,提升竞争力;厚植为民情怀,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的发展理念,不断丰富民生供给,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强化作风建设,持续优化干部队伍作风,广泛凝聚真抓实干、团结奋斗的强大合力 ,为淤溪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他最后强调,淤溪正处在发展动能的加快集聚期、产业升级的转型关键期、争先进位的赶超窗口期。全镇上下要坚定发展信心、把准发展方向、强化发展责任、汇聚发展合力,抢抓政策叠加“窗口”,抢夺招商引资“关口”,抢占产业转型“风口”,在危机中育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推动淤溪高质量发展事业迈上新的台阶。

俞垛镇

>>>精准招商谋转型 聚力攻坚促升级

日前,俞垛镇党委书记王磊赴北京开展招商引资考察,围绕新材料、新型催化剂、稀有金属制造等领域,深入对接,洽谈合作,挖掘产业转型升级的新契机。

王磊先后拜访了北京品稻联商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北京矿业研究院、中石化北京化工研究院等企业及机构,介绍俞垛镇产业布局、区位优势、特色资源,详细了解相关企业生产和行业发展情况,与企业和机构负责人开展面对面交流洽谈。

下一步,俞垛镇将继续攻坚项目建设,围绕产业转型升级招引一批规模更大、科技含量更高的集群项目,构建更具竞争力的新能源、新装备产业体系。继续推动产业焕新,引导企业链接高校团队、头部企业,深入开展产学研合作和技术共享活动,以更实路径培育壮大新质生产力。继续优化营商环境,打造一流的投资生态,以“马上就办”的效率破解堵点,以“亲清有为”的作风护航发展,为高质量发展积蓄强劲动能。

412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