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堰新闻
2025年07月26日
新闻详情-首页

泰州姜堰:好政策助力新农人扎根 汗水浇灌丰收果

2025-07-15 09:31:55 姜堰新闻网

在泰州市姜堰区顾高镇的田野上,2800亩蔬菜瓜果大棚如一片望不到边的绿色海洋,在阳光下泛着生机。这里,是泰州博凯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负责人孟金龙的“主场”。37岁的他,带着17岁起就与瓜果蔬菜打交道的“老底子”,只身一人来到姜堰,用6年时间在这片土地上写下新农人的创业答卷——不仅让产业扎下深根,更带动近200名当地村民在家门口挣钱。

从初来乍到到规模渐成,汗水浇出丰收果。2019年,孟金龙揣着对农业的热乎劲儿来到姜堰区,如今已在顾高镇撑起2800多亩的种植版图,年销售额稳稳站上1200万元。走进这片基地,记者看到他正领着员工抢修前些天被暴风刮坏的大棚,并时不时蹲下身翻看棚里的西瓜:“今年这百十来亩地专种美都麒麟瓜,特别是无籽美都,大人小孩都爱啃,市场俏得很。”他笑着说,“头茬瓜早卖光了,眼下正收第二批,一亩地能挣5000来块,价格和产量都比预想的好。”

可这丰收的甜,藏着不少与天较劲的苦。前几天暴风掀了棚顶,孟金龙带人连夜抢修,“就怕下雨,棚子没修好,一田瓜就全毁了”。这样跟天气“抢时间”的日子,对他来说早就成了常态。

创业路上多坎坷,搞农业,风险就像影子。2023年腊月,申余村基地的有机花菜遇上冻害,一夜之间大半冻坏,100多万元打了水漂;2024年更揪心,顾高村地里的无籽美都西瓜刚成熟,都跟江西客商定好了,结果一场暴雨淹了整块地,“瓜全泡出了水眼,根本没法卖”。最后好说歹说,只退了定金没让赔更多,可自己实打实亏了六七十万元。“这几年年年有灾情,谁知道灾在哪儿、啥时候来?天气太没准了。”孟金龙说着,语气里带着股不服输的韧劲儿。

他咬着牙扛过来,却让村民们多了份踏实。75岁的王万红在大棚里干了3年,说起这份活儿就笑:“离家近,老板又上心,我们这么大岁数不用往外跑,还能挣钱,哪找这好事去?”像王万红这样的村民,基地里还有近200名,这一座座大棚早成了大家的“增收园”。

政策添力再出发,规划里藏着新蓝图。“在姜堰能站稳脚,政府的帮衬太关键了。”孟金龙心里门儿清,姜堰区农业农村局的好政策给了他往前闯的底气。去年,他在大伦镇投了200多万元,拿下260多亩地;今年又盯上梁徐街道的新地块,马上要竞拍扩规模。

聊起往后的打算,这位来自山东的大汉眼里亮得很。“不光要把地种得更广,还想补上姜堰区的一块空白——往育苗业务上闯,这儿现在还没育苗厂哩。”他还打算慢慢试种新品种,“不贪多,先小范围试试水,过几年品种肯定能越来越丰富。”

从抢修大棚的忙碌身影到谈未来时的笃定眼神,孟金龙用6年时间证明:姜堰区乡村振兴的舞台上肯扎根、敢打拼,泥土里就能冒出希望,大棚里真能种出好日子。他和姜堰这片土地的故事,还在继续往下写。(黄文婧 刘钰婷)

488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