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堰新闻
2025年05月07日
新闻详情-首页

区科技局:以科技创新推动高质量发展

2019-02-02 15:09:42

2018年,区科技局认真贯彻落实省科技创新“40条政策”和市“1+4政策”,紧紧围绕市下达的科技创新工作“30项”指标和区委区政府重点工作,全力补好科技短板,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提升,进一步强化人才集聚、推进科技创新引领高质量发展,各项工作成效良好。

 

构建创新企业梯队

根据企业在科技创新过程中的实际情况,提供精准服务,全面做到因企施策、分类指导。全年共组织67家企业申报高企,获批56家,通过率达83.6%。全区现有高新技术企业124家,省高新技术后备企业63家,科技型中小企业105家,省民营科技企业306家,科技型企业培育梯队已初步建成。

 

推进平台载体建设

2018年新增省级科技企业孵化器1家、国家级星创天地1家。配套市“1+4”政策出台区级科技新政,对新获批的国家、省、市级科技企业孵化器、众创空间(星创天地、众创集聚区)给予奖励。紧紧围绕地区主导产业发展,制订本地区重大创新载体建设的发展规划,按照“成熟一个、建设一个”的原则,以“上海大学新材料(姜堰)产业研究院”、“哈工大智能制造研究院”等为示范,打造创新载体建设的模板。持续推进“一企一院”工作,支持高新技术企业强化与中科院系统、国防科工系统以及东大、华中科技大等知名高校强强联手。

 

深化产学研合作

根据企业提出的技术需求信息,带领企业走访中科院半导体研究所、清华大学、东南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等高校院所。组织企业参加哈尔滨院校行、中国泰州(西安)科技与人才对接周、泰州企业成都院校行等活动。借力科学家在线、泰科易平台,开展“有形与无形相结合”“线上与线下相结合”“请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的院士家乡行、专家巡诊、企业高校行等系列活动,为企业高端发展搭设“登天云梯”、注入“核心动力”。西安微电机研究所、上海海事大学、浙江清华长三角研究院区域创新大数据研究中心“科学家在线”与我区达成全面合作关系。全年签订产学研合作协议54项,达成校企联盟33家,共建产学研联合体21家。

 

做优知识产权工作

全面超额完成知识产权工作各项指标,各项工作在全市名列前茅。一是瞄准企业需求提供精准服务,鼓励企业专利有效产出。2018年全区发明专利授权量为196件,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达12.1件;二是大力引导企业实施知识产权战略。组织中来光电等6家企业开展企业知识产权管理标准化示范备案工作;双登股份、太平洋精锻获批国家知识产权示范企业,五行科技获批国家知识产权优势企业;贝特管业获省贯标优秀奖励;双登股份获市专利金奖,贝特管业获市专利优秀奖;五行科技等2家企业获批市高价值专利培育项目。三是加大专利执法力度,营造良好保护氛围,并将检查对象延伸至镇(街)。全年开展5次执法检查,共查处假冒专利案件117件,并均已办结且督促商家整改完毕。

 

助推项目政策落地

全面落实研发费用加计扣除和高企税收优惠政策,全年有59家企业享受2017年研发费用加计扣除共计3123万元,15家企业享受2017年高企所得税减免共8144万元。落实科技创新奖补政策,配套市级科技创新奖励731.7万元。全年共向256家企业发放科技创新券9055.4万元,兑现1687.88万元。积极开展“苏科贷”“苏科投”等科技金融服务工作,发挥风险投资对科技型中小微企业的支持作用,缓解企业融资难题。全年完成“苏科贷”投贷联动4900万元,发放“苏科贷”贷款1200万元,全年利用“苏科贷”风险补偿资金发放科技贷款6100万元。积极组织企业申报科技计划项目,全年获批省级科技计划项目15项,市级科技计划项目44项,其中市级重点研发计划项目13项、孵育计划项目7项、重大科技成果转化项目5项,累计上争资金3674万元,市级科技计划项目立项数居全市前列。

 

组织专家对创新券申领企业进行现场审核

 

举办姜堰·上海交通大学科技成果对接会

 

召开高新技术企业申报培训会

 

召开哈工大机器人泰州智能制造研究院建设方案论证会

 

2019年,该局将深入推进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人才优先发展战略,着力推进高质量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

 

持续加大高企培育力度

继续把扶持和促进高企发展作为姜堰“科技兴区”战略的关键环节,进一步完善科技型企业梯度培育制度,优化部门联动、区镇合力的推进机制。大力实施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小升高”计划和科技型企业培育计划,坚持培育和认定并重,建立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库、省高企后备库。通过紧抓重新申报、聚焦新兴产业项目、强化梯队培育建设,加强高企培育后劲。

 

完善科技创新政策体系

结合省科技创新40条、市“关于进一步鼓励企事业单位聚才用才推进科技创新引领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等政策文件,在注重延续性和可操作性的基础上,尽快出台因地制宜的区级科技人才新政,进一步扩大企业优惠政策的惠及面,加大对企业引才用才的奖补扶持力度。同时加大宣传力度,一方面全面梳理现有的各级科技支持政策,形成政策选编,通过走访、座谈、培训等形式,确保规模以上企业、高新技术企业、市级以上创新平台、承担科技计划项目企业政策推送全覆盖;另一方面制作简明政策问答,充分发挥新媒体灵活、便捷的优势,加强政策宣传推介。

 

促进科技金融深度融合

完善科技风险投资的风险补偿机制,继续探索专利质押融资,降低风险投资风险。通过鼓励金融机构加大对中小企业的信贷支持,缓解初创期科技型企业的融资瓶颈。开展科技金融进孵化器行动,修订并完善实施细则,积极推动“投贷联动”,发挥投融资机构对科技创业企业的融资支持作用,提升孵化器孵育孵化能力,促进科技创业企业加快发展。

 

加大招才引才聚才力度

发挥姜堰教育资源优势,吸引姜堰籍在外高层次人才返乡创新创业,为科技创新提供强有力的才智支撑。区科技局作为“堰归来”人才服务联盟成员单位,将结合部门职能和优势,以研发平台集聚人才、以产学研合作引进人才、以科技镇长团广结人才,全力引进匹配企业需求和产业发展需求的高层次人才。

 

加强新型研发机构建设

鼓励企业强化创新主体意识,加大研发投入力度,重视新型研发机构建设。坚持市场化导向和专业化运作,构建政府、院校、资本共同参与的多元化合作机制,推动人才链、创新链、产业链、资本链深度融合。加快集聚优质创新资源,优化资源配置,加速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为产业转型升级提供有力支撑。

 

提升科技创新服务能力

一是以“新时代科技新长征”系列活动为主线,深入开展重大产学研活动,精准匹配企业技术需求和高校科研成果,推动校企、校地形成长期紧密合作。二是依托工业企业和重大项目服务专员工作机制,闻企声、知企情、排企忧、解企难,为全区企业设立到成长、发展到壮大的全生命周期提供“保姆式”“一对一”的专员服务。

134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