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堰新闻
2025年05月07日
新闻详情-首页

区民政局:树立高质量发展新思维 打造改革创新新动能

2019-02-02 15:09:44

2018年,全区民政系统紧紧围绕区委区政府“全面建成小康、全力争先赶超”大局,坚持以民为本,惠民兴政,社会救助、社会治理、社会福利和党的建设等工作均展现出了新气象、取得了新业绩。

 

关爱留守儿童

 

有爱有家活动

 

社会救助扩面增效。救助水平更加提升,救助对象更加精准,救助范围更加广泛。城乡低保、特困供养对象保障标准,同比分别增长6.6%和9.2%。下大力气提升低保补差率,农村低保补差率达53%,同比增长34%,城市低保补差率达66%,同比增长15%。深入开展“五保低保化”治理,将679户低保对象及时调整为特困供养对象。

社会治理全面创新。“三责一体”联督机制初显成效,全面推行村务监督委员会主任“三责一体”联督机制,市民政局在我区召开现场会,《中国社会报》《江苏法制报》《泰州日报》等多家媒体先后进行了专题报道。城乡社区设置更加合理,三水街道增设姜陈、金马、马厂、锦联等4个城市社区,罗塘街道增设振宇、怡园等11个城市社区。基层治理更有活力,截至2018年年底,全区社会组织数达到1079个,每万人拥有社会组织13.9个,超过省定、市定指标要求。

福善工作取得突破。服务能力大幅提升,启动了19家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和7家老年人助餐点社会化运营试点,上海海阳互联网养老有限公司与白米镇、梁徐镇、俞垛镇签约,实施敬老院社会化连锁运营。惠老举措逐步厚实,通过政府购买服务,为高龄老人免费上门理发,分类资助老年人参加“安康关爱行动”“牵手夕阳”惠老保险,该局获评“安康关爱行动”先进单位。推动成立区、镇、村三级老龄协会,建会覆盖率在泰州市处于前列。资金募集再创新高。福利彩票销售1.1亿元,首次突破亿元大关,区福彩中心获泰州市福彩目标管理考核特等奖。

社事改革成效明显。困境儿童保障亮点多。以争创全国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和困境儿童保障示范区为抓手,全面落实困境儿童分类保障实施办法,创建工作高分通过省专家组的评审。深化殡葬改革力度大。目前,已整治散坟3万多穴,超额完成全年任务。坚持堵疏结合、标本兼治,全区规划建设111个公益性安葬服务设施,确保城乡殡葬服务设施三年实现全覆盖。区划地名管理成效实。全年共标准化命名19例,推进地名普查成果转化,完成全区42条重点地名词条和4个重点镇、历史文化名镇的地名编写工作。婚姻家庭辅导形式新。成功调解130余对,开展“寻找最美家庭”“变形记”“寻找幸福密码”等讲座6期,参与群众400多名,社会反响良好。

优抚政策到底到边。各项政策全面落实,按照国标、市标调整优抚对象抚恤补助标准,发放各类抚恤补助资金5298万元。重点工作成绩显著。全年共为7661名优抚对象免费体检,为387名重点优抚对象医疗巡诊。按照省、市工作要求积极开展优抚数据核查工作,核查人数7188人,超额完成核查任务。做好退役军人和其他优抚对象信息采集工作,全区共采集信息26815条,受到省民政厅表扬。

管党治党全面加强。打造“幸福民政”工作平台。以“党建+幸福民政”党委书记党建项目为统领,不断提升系统党员干部、民政服务对象的幸福指数。搭建解放思想暨民政文化交流平台,先后开展5期大规模的交流研讨活动,引导全系统党员干部破除惯性思维、消极思维、弱势思维,树立智慧民政理念、安全民政理念、大民政理念。

 

为退役士兵提供职业技能培训

 

政府购买服务为老人剪发

 

积极开展低保核查工作

 

2019年,全区民政系统将树立高质量发展的新思维,坚持稳中求进的总基调,打造改革创新的新动能,全面加强科学管理,精准保障,奋力开创民政工作新局面。

 

兜底线,送温情,推动社会救助高质量。突出兜底保障,突出平台建设,突出精准救助。继续提高保障标准,与物价上涨挂钩联动。全面实施重残重病“单人保”政策,实现“应保尽保”。探索“急诊救助”机制,对遭遇急难的群众,第一时间给予临时救助。探索建立“大救助”平台,促进最低生活保障、特困人员供养、临时救助和医疗救助、教育救助、住房救助、就业救助等资金整合使用。

抓实效,促转型,推动福善事业高质量。进一步推进居家养老服务中心、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建设。适应取消养老机构设立许可的新形势,完善监管体系,加强监督管理。实体化运作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助餐点,加快助浴点改造,实现镇(街)全覆盖。打造“十五分钟服务圈”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模式,推进“泰有福”进姜堰,为老年人提供便捷、安全的服务。探索旅居养老院新模式,发挥溱湖生态区品牌优势,开展候鸟式养老试点。

增维度,求突破,推动基层治理高质量。加快社区服务用房达标建设,完善服务功能。推进优质社区服务品牌建设,实现“一区一品”。推进建立楼栋、村民小组、自然村为单元的“微自治”新模式;探索建立“乡贤能人馆”,促进乡贤能人在基层治理中发挥作用。加大公益创投力度,打造优质的社会组织服务品牌;有计划选拔优秀社工人才。

高站位,促深化,推动社会事务管理高质量。加快推进镇(街)公益性骨灰安葬设施、区生态殡葬园和殡仪馆尾气净化等项目建设;推进惠民绿色节地殡葬和文明祭扫,建设殡葬超市,探索建立乡镇守灵服务中心。实体化运作区未成年保护中心、儿童健康之家,进一步完善农村留守儿童强制报告、应急处置、评估帮扶、监护干预等工作机制。

抓融合,保稳定,推动优抚安置工作高质量。切实维护优抚安置对象的合法权益;认真做好退役士兵教育培训工作,确保参训率、培训合格后就业率不低于市定标准。探索建立老复员军人“荣誉之家”“文明之家”,提升老复员军人荣誉感。开展重点优抚对象经常性慰问、定期体检、短期疗养、上门巡诊等工作,进一步减轻重点优抚对象医疗负担,让优抚对象时刻感受到党和政府的关怀。

夯基础,强基层,推动综合能力建设高质量。深化“党建+幸福民政”党建项目,认真开展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整治活动,多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树立“智慧民政”理念,积极开展“互联网+民政”工作,借助互联网、大数据等,发展便民服务新业态,拓展民政服务新领域。树立“大民政”理念,进一步打破科室间的条块分割,加强融合发展,整合部门工作合力。树立“安全民政”理念,兜牢民生保障网底,加强安全督查,抓好信访维稳,确保不发生安全责任事故,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186

相关文章